一位老人走了,一座城市哭了。
年6月15日23:10医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蒋国珍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
他是一位平凡的老人,却干了不平凡的事。
他是全村最富的人,每月退休工资数千元,还有几亩耕田;却也是全村最穷的人,每天生活费一块钱。
一日三餐吃的是红薯稀饭,一块毛巾剪成两块用,吃的油是市场上没人买的牛油,身上穿的也是别人不要的衣服,住着破旧的房子......
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却把所有退休工资和收入全部捐出资助贫困学生,改变了无数贫困学子的命运!
37年捐资助学40余万元,资助2万余人,去世前存折仅余1.36元。
在生命最后时刻还想着捐赠眼角膜......
他奉献了所有,“新余有爱”永远闪耀他的名字!!!
含泪送别蒋国珍老师,愿天堂里,不再有病痛,蒋老师,一路走好!
蒋老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老人住院期间,志愿者颜秋妹与老人贴身交流)
今年3月8日,老人因晚期鼻咽癌入院后,新余市志愿服务中心立即在全市发起志愿者招募活动,发动12组共计余名志愿者开展轮流陪护。到老人离世,志愿者们整整陪护了天。
新余市志愿服务中心专职志愿者颜秋妹回忆:“他说外面下着大雨,志愿者带了伞吗?没有带的话每人买一把发给他们!这是蒋老师的最后一句话,他在临走前还记挂着我们志愿者,这句话永远会记在我心里。”
蒋老师最后的日子1捐钱给学子存款仅余1.36元年1月,蒋国珍拖着病体搭车去罗坊镇取出工资卡和存折上共元,送去给坑背村的学子,存折上仅剩了1.36元。
2唯一要求:要了一枚党徽“住院期间蒋老师很坚强,身体疼痛时从不吭声,实在难受就摸摸党徽……”颜秋妹说。
“病榻日记”里,志愿者记录下这枚党徽背后的故事:3月10日,新余市市直机关工委派代表看望老人,当老人看到一行的党员干部都戴着党徽,就询问怎么大家都戴党徽。大家解释说,今年春节起,新余全市的党员干部都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当先锋。“我是一名党员,我也要戴党徽!”老人说道。在场的一名党员干部立即取下党徽,别在老人的毛衣上。
这是老人入院后提出的唯一“要求”。
3捐献眼角膜4月30日,在亲属和志愿者的见证下,蒋国珍老人在遗体捐献自愿书上一笔一画签下名字,同意在身后捐赠眼角膜,把生命中最后一丝光明留给这个世界。
根据“病榻日记”,老人是在4月21日提出捐献眼角膜的,老人说,自己是党的人,生命当然要献给党的事业。
4想着当志愿者住院期间,肆虐的癌细胞在老人脸上留下一个隆起的大瘤子,他的喉咙堵得只剩“一根筷子粗细”,骨瘦如柴。癌症晚期的病人,身体要承受极大痛苦,但蒋国珍总是面带微笑。
“病榻日记”里写道,3月22日,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平时只能吃流食的他一次吃完了大半碗面条。老人高兴极了,告诉身旁的志愿者:“等我病好了,我要和你们一起去做志愿者
5想省下医疗费帮助更多人“不要给我买吃的,不要浪费钱……”6月12日,躺在病床上的蒋国珍老人面色苍白,但仍叮嘱前来探望他的人不要买东西给他。在“病榻日记”里,老人几次提到,“我快不行了,不要再浪费钱了,要省下钱帮助困难的人。”
“病得那么重,他最牵挂的还是教育,还是孩子。”颜秋妹哽咽说道,5月14日,老人的外甥廖先生来看他,老人对外甥说,能不能换个工作,去我老家罗坊镇教书,帮我继续资助孩子。
蒋老师生平回顾蒋国珍年出生于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参过军、打过仗。年,他被组织派到乡村小学做代课老师,走上了从教之路。
年,将国家补发给他的22年共计元工资,一次性捐给“希望工程”。
1983年8月,蒋国珍离休了,但他经常会去罗坊镇各个学校看一看,哪些学生遇到了经济困难,哪些学生成绩名列前茅,他都会自费资助或奖励。罗坊镇下山桥小学创立的第一年,蒋老师就开始奖励学生。
37年来,蒋国珍资助学生已经超过2万人,捐资助学的金额超过了40万,超过了他的工资收入总和,这是因为他在捐出工资、退休金之外,又捐出了种田、捡废品和他自己受捐助的款项。
“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学生教育好了,就等于我们获得了未来。”
大家眼中的蒋老师亲人:他的钱全都用来资助孩子了蒋国珍终生未婚,无儿无女。多年来,他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全部收入和精力都用于捐资助学。
他穿的是别人不要的旧衣服,吃的是红薯和大米煮成的混合饭,偶尔在菜场上买些没人要牛胰腺来补充蛋白质。说起这些,侄女蒋根英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
“为了节省钱,吃那个红薯,那些红薯全部都发了芽,吃了以后中毒。我看到很刺痛,我说你节省不是这样节省呗,如果你的身体垮下去了,怎么做贡献,资助贫困学生。”
志愿者:他心里装着的都是别人志愿者颜秋妹:15日早上,老人精神好多了,看到外面下大雨,还要家属给志愿者每人买把伞,怕我们淋雨,直到志愿者把自己的雨伞拿到病床前给他看才作罢。老人心里装着的都是别人!
受助学生:要把他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新余市新溪乡党政办主任宋文操:“我人生中第一笔奖学金就是蒋老师给的,是他给了我鼓励。”宋文操连续十余次受到蒋国珍的奖励,他也牢牢记住了老人对他的期许:努力读书,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说:“作为受过蒋老师资助的学生,我觉得感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他的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
6月13日,新余罗坊镇3名五年级小学生,在校长带领下来看望蒋国珍,孩子们都得到过老人的资助。“我早就听过爷爷的事迹,他是一个大好人,帮助了很多人”、“爷爷对自己很小气,对别人很大方”……孩子们的言语之中,满是对这位老人的敬重。
网友:“您的事迹,重于泰山;您的索求,轻于鸿毛”昨日,蒋国珍老人离世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引起了大量网友的深深缅怀。
网友
不许叫我刘雅璐追忆道:“以前我们学校每次期末考试全校前50名还各有一点点奖励,奖励的钱据说全来自蒋爷爷,学校每次也都会和学生们说起蒋爷爷的无私奉献精神。”网友
她是一个若女子说:“榜样!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师范生,走向教师行业的概率很大,未来的我即使做不到您那样的,也必将爱生乐业,严谨治学,略尽绵薄之力。致敬!”“鞠躬尽瘁,育后人。舍己为人,留芳名。您的事迹,重于泰山。您的索求,轻于鸿毛。愿您一路走好!”网友
喜马拉雅久远的梦写道。生命可能很短暂,
但是我们只要将短暂的生命焕发光芒,
将精神永存,
生命就是值得的!
转发,
为蒋国珍老人送行,
好人一路走好!
来源:江南都市报
小编1;商务合作:
第一猛男,他让老婆21年生15个小孩!
“离婚了,还有谁肯要你...”铅山、弋阳、横峰…..整个上饶都被这句话刷爆了
铅山崽俚鬼的福利来了,一大波姩崽鬼在这里等你,不看绝对后悔!
女学生用裸照借贷,不还就被威胁公布裸照,这个坑实在太深!
隔空喊话微友爱你没商量:
我捡到一张身份证,我的联系号码是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摄影大赛欣赏精彩家乡美景
如何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