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角膜瘢痕,变薄,形态不规则,新生血管化等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反复发作后的常见后遗症。为了提高视力,角膜接触镜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而对于较严重患者可采取深板层角膜移植或者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方式解决。不过,由于该类患者常表现中央角膜致密瘢痕,想提高视力,即使佩戴角膜接触镜可能也不能取得理想效果。而深板层角膜移植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在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移植失败率高,并且疱疹病毒还有较高的复发几率。深板层角膜移植在角膜严重变薄的情况下实施还存在严重风险。这些因素都应引起我们重视。来自新西兰创新眼科中心的GerritR.J.Melles博士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替代方案——角膜前弹力膜移植术!
前弹力膜移植:从准分子激光切削术后HAZE到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在过去十年,该中心一直在推行角膜前弹力膜移植来加固晚期圆锥角膜和改善准分子激光切削手术引起的角膜上皮下持续的HAZE,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准分子激光切削后出现的HAZE在经过前弹力膜移植后明显减少。虽然准分子激光切削手术引起的角膜瘢痕与带状/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瘢痕不同,但都存在前弹力膜损伤以及角膜基质暴露的问题。而前弹力膜移植术不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能使角膜前表面更加光滑改善屈光并且起到加固角膜的作用,具有侵入性小、手术难度相对较低的优势。该中心做了完成该手术的两例病例汇报如下:术前视力差,角膜瘢痕化严重
手术步骤球后麻醉术眼,上皮刀去除角膜上皮瘢痕区域,冲洗术眼以清除钙离子和残余上皮。使用上皮刀轻轻刮除残余上皮下纤维瘢痕至角膜光滑,将事前处理好的供体前弹力膜片(病例1直径9mm,病例2直径8.5mm,均用0.06%台盼蓝染色)小心放于受体角膜表面展平,可以变干。最后覆盖羊膜,缝合。佩戴角膜绷带镜。
辅助药物治疗术前常规口服伐昔洛韦。术后0.1%地塞米松眼水每天2次,1月后改为每天1次;术后第1周0.05%氯霉素眼水每天6次,后减量4次直至上皮愈合和绷带镜摘除。
术后角膜透明,没有复发迹象术后角膜上皮光滑完整,透明度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至术后18个月(例1)和12个月(例2)角膜混浊没有再次出现。术后未见明显的并发症,未出现炎症和疱疹病毒复发表现。例2中还观察到周边角膜新生血管减少。
从裂隙灯和前节OCT中可以看到前弹力膜植片的边缘和融合线,植片整合与基质未出现脱离等情况。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未出现明显改变,但是例1的戴接触镜最佳矫正视力从术前0.1提高到0.6,例2术前未戴接触镜,术后佩戴后视力可达0.55。另外,例1在随访期间出现后囊混浊,在前弹力膜移植术后8个月使用YAG激光治疗。
前弹力膜移植术的优势前弹力膜移植术可行性好,易于操作,术后上皮完整光滑,视力提高明显。由于其完全在眼表操作且无需缝合植片,相比其他角膜移植手术有侵入性明显减小的优势。由于植片不含有任何细胞材料,术后免疫反应和排斥几率很低。相比角膜屈光手术(PTK/PRK),前弹力膜移植术因更符合生理结构特征能使上皮更快愈合,且对角膜前表面刺激性小,减少了角膜溶解和病毒复发的可能性。
小结对于消除角膜瘢痕,前弹力膜移植术值得推广应用。
原文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