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举行,
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
青岛揽下52个奖项!
其中,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花落青岛,
得主是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史伟云。
△史伟云
?从事眼科事业三十余年,能够熟练进行各类复杂的角膜移植术,年手术量超过台,接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已累计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术余例,是国内少有独立完成如此大宗角膜移植的著名眼科专家。
?采用首创的原位角膜取材法,每年全国能提取角膜片左右,这项创新对角膜捐献工作作出重大贡献。
?带领团队开始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用动物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的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
这都是史伟云的基本成绩之一。
此外,史伟云开展了解决我国角膜供体
短缺的系列研究:
(1)牵头与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获国家注册证并已上市,年产20万枚角膜,改写了我国角膜供体匮乏的局面;
(2)制定了眼库管理规范化材料,创新了不破坏捐献者遗容的角膜原位取材技术并在全国推广;
(3)首次提出睫状体-虹膜通路是引起角膜移植排斥另一途径的创新理论,并据此研发了我国首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获得SFDA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其他奖项花落谁家?
一起看看青岛在此次表彰中获得的成绩!
科学技术最高奖
史伟云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项目
矩阵方程的数值解法及相关理论
完成人:郭晓霞(中国海洋大学)、王卫国(中国海洋大学)、刘新国(中国海洋大学)、王学锋(中国海洋大学)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完成人:李明(青岛科技大学)、文丽荣(青岛科技大学)、陈超(清华大学)、郭维斯(青岛科技大学)
光驱固碳产能蓝细菌的人工设计与构建
完成人:吕雪峰(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谈晓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王纬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姚伦(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杜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纳米材料的分散、多功能结构设计与应用
完成人:赵健(青岛科技大学)、胡海青(青岛科技大学)、时东陆(同济大学)、赵常志(青岛科技大学)
静电纺丝制备光电纳米纤维及柔性传感器
完成人:龙云泽(青岛大学)、范智勇(香港科技大学)、于淼(香港科技大学)、孙彬(青岛大学)、李蒙蒙(青岛大学)
亚洲沙尘和人为排放影响的海岸与海洋大气化学过程及环境意义
完成人:高会旺(中国海洋大学)、姚小红(中国海洋大学)、石金辉(中国海洋大学)、祁建华(中国海洋大学)、郭志刚(中国海洋大学)
太平洋西边界流与边缘海交换的动力机制
完成人:袁东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何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项目
综掘工作面气载粉尘抑制关键技术及装备
完成人:程卫民(山东科技大学)、周刚(山东科技大学)、聂文(山东科技大学)、王刚(山东科技大学)、王和堂(中国矿业大学)、于海明(山东科技大学)
循环节水洗涤技术在洗衣机上的应用及产业化完成人:劳春峰(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郝世龙(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张静静(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李文伟(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李冬(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邓金柱(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二等奖项目
布洛芬高效合成关键技术及其清洁生产体系创建完成人:朱兆友(青岛科技大学)、王英龙(青岛科技大学)、马艺心(青岛科技大学)、刘永太(淄博新华-百利高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朱峰(青岛三瑞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项目
主要蔬菜卵菌病害关键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微波毫米波大调制带宽复杂调制信号发生技术及仪器开发完成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面向领域的智能计算理论方法与产业技术应用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暂态原理配电网接地故障保护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完成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与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干预及应用完成单位:医院
恶性肿瘤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
完成单位:医院、医院、青岛博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性态设计的结构振动控制理论、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完成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等奖项目
花生远缘不亲和野生种利用关键技术与新品种培育完成单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大白菜优异种质资源挖掘、创新与系列新品种选育完成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青岛和丰种业有限公司
肉鸡产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和质量追溯系统集成、研究与示范完成单位: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青岛农业大学
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莱州湾典型人工岸段生态化建设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省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海洋生态在线监测仪器及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高值化海洋生物功能糖肽系列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完成单位:山东卫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鲁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日照众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超短焦激光电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完成单位:海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高品质超高清电视图像处理显示芯片完成单位: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式宽频段智能天线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完成单位: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异质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及综合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复杂条件砂岩油田防砂关键技术与配套设备及工业化应用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于风味协调性的超高浓酿造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基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碳纳米管制备体系的构建与规模产业化完成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大展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自动化焊接技术及成套装备完成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综采成套装备绿色再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完成单位: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熔渣离心粒化、移动换热高效热回收系统集成技术、装备与应用完成单位:青岛理工大学、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北大学、青岛大学
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监管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青岛积成电子有限公司、山东师范大学、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睿科仪器(厦门)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
新一代高品质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研发、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完成单位: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完成单位:医院
山东沿海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10年变迁及治疗新对策完成单位:医院
血管活性物质参与血管及心肌重构的机制、治疗及意义完成单位:医院、医院、医院
边坡位移-应力耦合监测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滑坡综合预警系统完成单位: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河北工程大学
?三等奖项目
贝类食用安全典型危害因素检测与控制技术的建立与应用完成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
农业物联网智能信息服务平台与性能优化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深部煤炭开采冲击地压动力灾害孕育演化机理及动态调控技术完成单位: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石家庄中煤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
济阳坳陷复杂隐蔽油藏高效勘探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科技大学
多场耦合作用下油气储层裂缝量化预测特色技术及应用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花生贮藏加工中黄曲霉毒素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动态硫化制备可循环热塑性弹性体成套技术完成单位: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青岛翊恒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舒适节能清洁技术及产业化完成单位: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岩土体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控制补偿与安全监测关键技术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于阿根廷地区并能灵活编组的宽轨快速列车完成单位: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抽动秽语综合症及强迫症遗传易感基因及其防治策略完成单位: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内质网应激和功能异常脂蛋白致动脉硬化机制及作为干预靶点的应用完成单位:泰山医学院、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史伟云:创新动力在临床,临床缺啥我做啥
面对记者专访,史伟云说,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能为病人解决问题,尤其是别人没有解决的他能解决,这就是最大的欣慰。
△史伟云(右)为患者诊治
已累计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术万余例
从事眼科事业三十余年来,史伟云一直坚持工作在眼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眼科显微手术技巧,尤其在角膜移植手术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能够熟练进行各类复杂的角膜移植术,年手术量超过台,接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已累计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术余例,是国内少有独立完成如此大宗角膜移植的著名眼科专家。
尽管为很多患者带来光明,但让史伟云忧虑的是我国角膜供体严重匮乏。
“我国角膜病人在三百万到四百万之间,一年接受治疗的仅有万人左右。病人这么多,能治疗的这么少,作为一名医生,这是我心头之痛。”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器官捐献法》,怎么捐献器官,还有一些程序问题尚待解决。
“角膜还好,死亡六个小时之内捐献就可以,但心脏肝肾等器官移植需要在脑死亡状态下捐献,没有法律依据的话实行起来就有一定困难。”
捐献器官需要人们更新观念,但这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能做的,只有尽量打消人们的顾虑。“很多人说捐献角膜后就把遗容破坏了,我们就开始研究不取眼球,只取角膜组织进行移植,这就是原位角膜取材法。”
这项国内首创的技术要突破很多难关。“首先要保证无菌状态,否则角膜组织被污染了就没法用。角膜取下后,内皮细胞必须在完整的情况下放到保存液里,如果没有角膜保存液,细胞很快会死亡。”
角膜保存液的研究也经历了数年间不断改进的过程,直到最近才达到可以考虑产业化的阶段。突破重重难关后,史伟云带领团队从早期一年只能取十片角膜组织,发展到如今一年能取两百片角膜,翻了整整二十倍。
研制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年产20万枚
如今,采用原位角膜取材法后,每年全国能提取角膜片左右,这对于三四百万的需求量来说仍无异于杯水车薪。
能不能从供体来源上突破,用动物角膜替代人角膜?从迫在眉睫的临床需求出发,史伟云带领团队开始了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
生物工程角膜即用动物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的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由于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织快速整合,移植角膜透明,生物工程角膜让患者视力快速恢复。
这一项研究成果转让给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作为一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划时代产品,年产角膜20万枚,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奇缺的困境。
在五年的研究过程中,史伟云攻克了很多难关,“出现什么问题就去解决什么问题”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动物角膜和人的角膜相比,厚度大小都不一样,如何切成和人的一样,就是个难题,因为软组织切起来精确度很难掌握。怎么办?我们通过改良和发明专用器械,现在要什么样的就能用激光切成什么样的,达到了微米级的精度,保证手术质量。”
“创新没有完成时。”史伟云表示目前的生物工程角膜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它只能替代人角膜的50%,因为它里面没有细胞没有抗原,仅仅是个支架组织,可以替代人的板层角膜移植材料。角膜共有五层,现在只是换掉中间的基质层,所以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有一定的适应症要求,只能替代50%的供体缺乏,其他的仍然需要捐献。”
△史伟云
研发我国首个眼内植入缓释药物
角膜移植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免疫排斥,经过近20年的研究工作,史伟云首次提出睫状体-虹膜通路是引起角膜移植排斥的另一途径,并据此研发了我国首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眼内植入缓释药物,获得CFDA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无论是生物工程角膜还是缓释药物,都是史伟云从临床需求出发进行的创新研究。创新医学技术和治疗方法,让濒临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这在史伟云的眼科诊疗中屡见不鲜:
创新应用小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边缘性角膜穿孔,用1个供体材料为5至6位患者治疗边缘性角膜穿孔,极大程度的解决了角膜供体匮乏对患者的影响;创新应用结膜瓣治疗各类难治性角膜溃疡,并在全国推广,挽救了很多角膜病盲人;创新应用逐渐压迫加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晚期圆锥角膜,获得了与穿透性角膜移植一样的光学效果,大大提高患者远期手术成功率;创造应用多层羊膜移植联合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基质坏死型HSK,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眼科临床的一大棘手难题……
史伟云说:“创新的真正动力在临床,临床缺什么我就去做什么,也可能这辈子都做不完,但这是我一定要坚持的。”
恭喜获奖项目,
小创也期待有更多项目,
站上这个领奖台!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王娉赵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