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内障,大家普遍认为是专门“欺负”中老年人的,其实,儿童也会得白内障。
前段时间,一位三岁的小女孩因患白内障上了热搜
小女孩妮妮在开学前拍了一张入园照。摄影师在后期修图时发现,她的眼睛有点奇怪。左眼炯炯有神,右眼正中的瞳孔却像蒙着一层白雾,明显发白。
在摄影师的提醒下,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让全家大吃一惊:这个才3岁的孩子居然得了白内障!
专家表示,像妮妮这样单眼先天性白内障,平时可以使用另一只眼睛,基本上不影响生活,所以家长很难察觉到异常。
长时间使用健康的那只眼睛,会抑制患病眼睛的发育,造成弱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弱视将越来越难以康复......
去年四月,我院眼科也在检查中发现一名早产儿患有“左眼先天性白内障”
医院进行过眼底筛查、结果一切正常的早产儿,需要进行复诊,医院眼科,居然被查出患有“左眼先天性白内障”。
这位早产儿的右眼完全正常,左眼的晶状体混浊有点类似毛玻璃样(不影响眼底检查,尤其是使用新生儿眼底照相设备时,若不仔细看,极易忽略),范围大约占整个晶体的1/4象限,从周边一直连续到瞳孔中央,这是很容易出现弱视、斜视的一种先天性白内障,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有可能留下终生遗憾。
我是科普分界线
怀胎十月、迎接新生命,这是每一个家庭都会经历或者渴望经历的一段人生旅程。
图自:Bigstock
不过,很多时候,这段旅程走得是否顺利,并不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内,连医生们也只能“听天由命”。很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孩子出生了,“出厂设置”应该都是很完美的吧?
那可不一定!
工厂的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尚且不能保证个个“合格”,更何况,生命是一种非常特殊、极其复杂、容易出错的“产品”。
孩子身上携带了什么基因、在经历环境的“磨练”之后会有什么变异,这些基因会导致什么样的特征或缺陷,很像是一场“基因抽奖”,最终抽到的结果,很多时候是难以预料的。很明显的身体发育缺陷,或许在胎儿时期就能被诊断出来,但细微的缺陷,只能等到出生后检查才能发现。
我们这次聊一聊,当“出厂设置”和“外界条件”出现问题时,眼睛会出现什么样的病变。
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是目前儿童致盲的首要原因。顾名思义,此病主要见于早产儿,也可见于足月低体重儿,尤其是有长期或高浓度吸氧病史的儿童。此病发生率占早产儿的12.74%,一旦出现,可以快速进展,导致失明,治疗的窗口期窄。
图自:Bigstock“ROP”由于其致盲性、高发病率、可筛查、可治疗的特点,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需要进行筛查的新生儿视网膜疾病。我们国家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可谓极其严格,但凡体重2.0Kg、胎龄37W的早产儿或新生儿都必须筛查,结果如何还得向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汇报。
2
事实上,除了早产儿可以患“ROP”之外,所有的新生儿都有可能出现很多其他的眼底疾病,有致盲性的,也有非致盲性的。
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可致盲、致命)、Coats病、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新生儿眼底出血(发生率高达28.8%)等。所以,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眼底疾病筛查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全部新生儿。由此产生的概念,称“新生儿眼底筛查”。
“新生儿眼底筛查”后,真正需要治疗的眼病虽然并不多,其策略也类似于“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到底,这项工作的意义有多大?
年1月,医院在申请早产儿眼底筛查资质的评估期间,一医院。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就差一名“早产儿”做“模特”。由于当时的住院病人中,没有“早产儿”,不得已,由一名足月的“新生儿”顶替(凭经验都知道,基本上没有患“ROP”的可能)。
令我们在场专家们惊讶的是,医院建院以来,眼底筛查的第一例儿童,居然发现了先天性的疾患——左眼先天性视乳头缺损,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发育缺陷,尽管没有好的治疗办法,但至少可以做到提前预知病情。
图片显示的就是先天性视乳头缺损,来自《临床眼底病——内科卷》,刘文主编。
前面介绍的,是各种各样的新生儿眼底疾病,但是,难道新生儿所患的疾病仅限于眼底吗?
当然不可能!新生儿能出现的眼病五花八门:
眼皮可出现“上睑下垂”、“先天小睑裂综合征”……
角膜可出现“先天性角膜白斑”、“角膜皮样囊肿”……
其他的“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无虹膜”等也常常可见,有些疾病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导致视力低下或盲,留下终身遗憾。
综上所述,“新生儿眼病筛查”才是最为广泛的筛查,可以把所有的新生儿眼病都进行普筛。但是,由于需要耗费的医疗资源巨大,有些疾病目前尚没有达到普筛条件,国家还没有全面推广,国际上也没有形成共识。
尽管如此,新生儿仍然需要在出生后1个月内进行首次眼底筛查,尤其是早产儿,以及具有高危因素的,需要尽早筛查、定期筛查,直到视网膜血管发育完全为止。3岁之后的儿童,还需要加上视力检查、验光检查、眼位检查等,以全面评估儿童的视功能发育情况。
雷鹏
医院眼科医生
雷鹏医生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年至年转至香港中文大学,获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理学硕士学位。年,雷医生医院完成了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各临床科室轮转实习,熟练掌握从眼前段到眼底病等各类眼科疾病的诊治及显微眼科手术。
雷医生拥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擅长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和MSICS)、斜视矫正术、眼外伤手术、翼状胬肉切除、睑内翻矫正、眼睑肿物切除等各类手术,擅长激光治疗眼底病、眼前段病,擅长角膜塑形镜的验配和并发症处理,擅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与诊治。年被选派加入中国医疗队,赴非洲加纳共和国执行医疗援助任务一年,因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队员”。
除了专注于眼科临床工作,雷医生还主持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一项,在美国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过数篇学术文章。
雷医生是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队员,加纳眼科学会会员,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医药卫生大健康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斜视弱视与视觉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眼健康协会青年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儿童眼科学会儿童眼底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