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晚安部落」的第1篇原创分享
Hey,everybody:
今天是重阳节。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过重阳节的,已经不再是我们的爷爷奶奶了。
重阳节是我国的“老人节”,你也许经常自嘲“老了老了”,但是当你第一次意识到,老人这个角色,开始出现在父母的身上的时候,是何种心情?
尤其是,当你远离父母,独自在外生活多年,甚至组建起自己的家庭,也开始为人父母,是否有想过,不在家的日子里,爸妈都经历过什么?
也许你觉得自己很累,但你知不知道,父母也在你们看不见的地方咬紧牙关,恨不得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抗。他们总打来电话问你辛不辛苦,惭愧帮不上你什么忙,却很少主动讲自己的难处。
我们采访了4位远离父母多年、30岁左右的新中产,将在后期推出一档人物栏目,分别讲述他们与父母的故事。
“她觉得自己被妈妈PUA了”
刘谨,32岁,新媒体从业者,远离父母12年
自她从北京念大学开始离家算起,一晃已经12年了。
懒,学习成绩差,睡觉太晚总熬夜,太瘦,越来越丑。
她说记不起妈妈给自己贴过多少标签。
但她妈妈骑电动车摔倒,尾椎骨骨折,家里没有人告诉她,爸爸做眼睛角膜穿孔手术,她也不知道。
她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但她依然没对父母说“我爱你”。
她和父母有着怎样的故事?
“她说和父母没有太多能回忆起来的事情”
李赛,29岁,创业者,“双亲留守儿童”,远离父母10年
她距离真正离家生活已经10年了。
但是她说,对父母的记忆是缺失的,没有太多能回忆起来的东西。
她给父母写了一封很官方的感谢信。
她也和父母定期打电话,聊天。
但关系始终客套,疏离,没有任何亲近感。
她和父母有着怎样的故事?
“他爸已经写好遗嘱了”
柯秉志,35岁,保险从业者,远离父母15年
他说父亲这个月刚过完70岁生日,但是前年父亲就已经立好了遗嘱。
他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也不在老家。他们趁着念大学的机会离家,哥哥去了北京,他去了广州,现在想来那是15年前的事情了,大家都没想到,这一飘就飘了这么多年。
他对家庭关系,漂泊,生活,都有着很深的思考。
他曾经给父亲写过一封长信,这次是他写的第二封信。
他和父母有着怎样的故事?
“她离经叛道很多年,终于被押回正轨”
罗丹,30岁,舞蹈从业者,远离父母10年
她是大连女孩,念大学离家去了四川成都,中途在美国做交换生待了1年,北漂3年多。离家的时间大概是10年左右。
但是拍摄结束的第二天,她就离开北京,回到父母身边去了。
她说父母对她四处漂泊这事儿没有怎么反对,但也绝对也没有怎么支持。
她说回归这事儿是老生常谈,你到了一定年龄,应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
她说,要以提高父母晚年生活质量为生活的主要核心。
她和父母有着怎样的故事?
Theend:
中国有句古话: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人其实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所有的父母都想尽一切办法教会孩子如何飞翔。
所有的孩子都义无反顾地飞去了广阔的天空。
忘了回巢——年老的父母独守空巢。
毕淑敏写过一篇文章《孝心无价》:“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找时间,找机会多回去看看吧。
就看在他们曾经那么努力将我们送走的份上。
麒盛科技发起话题
#哪个瞬间你觉得父母老了#
扫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