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挖鼻抠肚脐看完你就想剁手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1-8-27 13:14:23   点击数:
  

人类的快乐总是那么朴实无华,

容易从小小的事情中能得到大大的满足,

比如掏耳朵,

比如挖鼻子,

又比如抠肚脐。

但是,从卫生健康来讲,

以上动作存在安全隐患,

请一定慎重!!!

掏耳朵

有一种舒服,叫做掏耳朵。那触电般的酥麻感,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从中掏出一大坨,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受舒爽感驱使,很多人沉迷于掏耳朵不能自拔,隔三岔五给耳朵“搞卫生”。↓↓↓

对于被大家认为不干净的耳屎,今天小编想还它一个公道:

耳屎不仅不脏,还能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它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成分,能够抑制和消灭外耳道的细菌;

如果有小虫子跑进了耳朵,耳屎的苦味会让它"仓皇而逃";

此外,耳屎还具有保持耳道湿润、防止耳朵鼓膜被声音震伤的作用。

在医学上耳屎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耵聍[dīngníng]”(要知道这可是鼻屎和眼屎没有的待遇)。

是不是有人要说,虽然耳屎有用,但是不掏它会堵耳朵!

不要急,大部人的耳屎是能够随着人体的运动和咀嚼自行排出耳外的。

经常性地掏耳朵可能会适得其反:

1、不慎将各种致病菌带入耳朵,引起感染;

2、被棉签、挖耳勺划伤耳道,造成耳膜穿孔和听小骨错位;

3、挖出部分耳屎的同时将其他耳屎推入耳朵深处,日积月累堵住耳道导致听力下降、头晕、耳疼等问题(这就是传说中的耵聍栓塞)。

虽然亚洲有极小一部分人是油耳朵,这部分人耳屎不易排出,需要手动清理。

这的确没错,但是请答应小编,不要随便掏耳朵,可以试着在家使用非处方的滴耳剂,帮助软化排出多余的耳屎。

如果非要动手,请把这项“神圣”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医生,麓谷街道或东方红街道的居医院五官科袁彩利医生~

袁彩利医生简介

袁彩利,女,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眼、耳鼻喉及普通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医院眼、耳鼻喉科进修学习。对眼科、耳鼻喉科、普通外科等各种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眼表疾病、各类角结膜炎、角膜溃疡、白内障、鼻炎、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鼓膜疾患及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熟练操作倒睫、眼睑内外翻、翼状胬肉、鼻窦炎、鼻息肉、外耳道乳头状瘤、疝气、阑尾炎、胆囊结石等手术。

挖鼻子

虽然挖鼻子不利于自己高贵优雅的形象,

但是依旧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手,

一不小心就对鼻孔上手了。

这或许是为了清理被堵塞的鼻腔,

或许是喜欢手指摩擦鼻腔粘膜和血管产生的刺激感。

鼻腔结构

但是,鼻屎也不能随便挖,虽说挖鼻子并不会导致鼻孔变大(鼻孔大小生来注定,就算你用大拇指天天挖也不会改变~),但是挖鼻子有以下2个风险:1、影响形象。就算形象气质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挖鼻孔,瞬间就会形象崩塌。2、影响健康。鼻孔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挖鼻孔用力过度就可能导致鼻腔出血;手指不干净还可能导致鼻腔感染。什么?鼻部静脉与颅内静脉相连,所以说还可能引发颅内感染。如果实在忍不住要挖鼻子,请记住要诀:

戴口罩,清水洗,

鼻子干净鼻屎少。

躲开人,轻轻挖;

挖前挖后要净手。

抠肚脐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种经历——

小时候开开心心扣完肚脐,

第二天凄凄惨惨肚子疼。

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肚脐的由来有关。

肚脐,是我们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结扎、愈合形成的,所以本质上是一种疤痕。脐带上的血管会随着婴儿的发育渐渐封闭、退回腹腔,所以肚脐并不连着我们的肠子。但是肚脐皮肤的下面有组织与腹部相连,而肚脐皮肤又相对较薄,所以抠肚脐有时候会引起肚子疼或其他炎症。肚脐里的那些污垢说白了就是脱落的皮肤碎屑、汗与灰尘等的混合物,和其他部位搓出来的泥没什么差别,需定时清理。比较保险的方法是把温水或者沐浴乳涂抹在肚脐,过个一会再用纸轻轻擦掉就好了。

编辑:彭丽

审核:袁彩利

我中心各科室

?(院办)

?(预防接种)

?(妇产科门诊)

?(妇幼保健科)

?(全科住院部)

??(慢病科)

???(儿童保健)

?(中医女性康复)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hbwh/13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