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蟹足肿(cornealkeloid)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自年首次报道以来,有报道的病例不足80例。纽约州立大学NehaShaik医师等日前在DJO杂志上分享了一例角膜蟹足肿病例的处理:
●患者,女,37岁。主诉左眼白点缓慢增大6个月。
●6年前患者左眼接受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1年翼状胬肉有个小复发。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多年前双耳打耳洞时,耳垂曾有过蟹足肿形成。
眼科检查视力:右眼20/30(0.7),左眼20/40(0.5);
裂隙灯下见左眼角膜上皮有珍珠样的白色病变,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图A)。
患者其后接受浅层角膜切除,移除了病变。角膜基质床用湿润羊膜移植物覆盖,图B显示了术后3周的恢复情况。
组织学检查显示,角膜胶原束间可见混杂排列的成纤维细胞(图C,箭头所指。HE染色,放大倍),证实了角膜蟹足肿的诊断。
术后4个月,患者视力恢复到20/20(1.0),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
角膜蟹足肿可以是先天性或原发性的,但最常见的还是与眼表损伤或病理状态有关。通常易与肥厚性瘢痕混淆,但不同的是角膜蟹足肿可能会在损伤的数月或数年后出现,病变下方的角膜可能仍清亮,未受到累及;也可能有混浊表现,具体取决于原发病变。治疗选择包括:浅层角膜切除、板层或穿透性角膜成形术和角巩膜成形术等。
资料来源: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