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历史上的杨贵妃,我们首先会想到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绝句《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玄宗皇帝就特地命人从千里之外的岭南快马加鞭紧急送到长安,岭南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广西一带。
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记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也就是说杨贵妃儿时候在蜀地生长的经历就特别爱吃荔枝,进宫后发现岭南荔枝的鲜甜远胜于蜀地,以后荔枝就从岭南进贡了。
但是荔枝是一种亚热带水果,新鲜荔枝的保鲜期特别短,很容易腐烂,果皮一变黑,水分流失殆尽,果肉干巴巴的就不好吃了。岭南到长安陆地距离有多公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按正常速度行走要一个多月。对于荔枝这种娇气的水果来讲,一个多月的时间早就不能吃了。
所以从宋代开始,文人雅士更倾向于杨贵妃所吃的荔枝是出自巴蜀之地,而且当时巴蜀的忠州、涪州那地方也盛产荔枝,走蜀道比从岭南到长安要短,贵妃从小也吃惯了巴蜀口味的荔枝,文人们就推测杨贵妃吃的荔枝应该是从蜀地进贡。
但无论是《新唐书》或者《唐国史补》这些唐代史料中,记载的杨贵妃所吃荔枝都是从岭南进贡的。其实杨玉环作为玄宗皇帝最最宠爱的嫔妃,要吃到新鲜的岭南荔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最早在西汉时,就从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向洛阳进贡新鲜荔枝了,当时荔枝叫“离支”。东汉时才演变为荔枝,还专门修了一条运输荔枝的官道,每隔十里设置一个换马的驿站,保证特快专递送荔枝的人能够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加马加鞭地高速冲刺。
这种办法的代价非常高昂。如果用这种办法送荔枝,从岭南到长安的时间就可以缩短为7天左右。明末学者张岱所著的《夜航船》中记载:“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沛州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
但就是这样到了长安的荔枝,果皮也肯定变色,果肉也不新鲜了。如此推断当时应该还有别的保鲜办法,比如说把荔枝连果带枝一同砍下来,然后把这一大截荔枝连果带枝条都放到类似盆栽环境中加以低温围裹,然后按八百里加急快马加鞭。
那样杨贵妃吃到的荔枝,可能就和我们今天飞机空运到北方的荔枝差不多新鲜了。相对于岭南,蜀地距离长安虽然更近,但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盆地附近都是高山峻岭,快马跑不起来,荔枝运输到长安,可能比岭南运到长安还更困难。
其实不管从岭南还是从蜀地进贡的荔枝,运输成本都肯定是极高的,每一次快递都可能带来运输者和马匹的伤亡,路途上快马玩命地奔跑,说不定还踢死不少人,踏坏无数的庄稼和小树。
从红颜祸国的角度来看,爱吃新鲜荔枝成了杨贵妃的一大罪状。为了满足她的骄奢和贪欲,为了博得她回眸一笑,唐玄宗才会命令各级官吏不惜代价,不计成本也要把新鲜荔枝运到长安。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