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角膜抵御外来侵犯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厚约50μm,占角膜厚度的1/10, 是一种非角化鳞状上皮,由4~6层细胞组成角膜上皮细胞层生长迅速,结合牢固,对绝大多数的细菌和毒素有很大的抵抗力,破坏后可以再生,24小时即可修复,且不留瘢痕
前弹力层:
在免疫学上,角膜无血管的这一特点,使同种异体的移植片能够减少与淋巴细胞的接触,从而免受或少受排斥,因此又有“免疫赦免组织”的称谓(.:quactor)
又称descemet膜位于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层之间,为内皮细胞的分泌产物是一层有弹性、无结构、极有抵抗力的透明薄膜,比较坚韧,对机械张力和微生物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再生
后弹力层:
由于该层神经丰富,感觉灵敏,轻微损伤,即有明显异物感由于角膜暴露在外,角膜上皮很容易遭受损伤,给致病微生物以可乘之机,故角膜的感染很常见如稻谷等角膜异物损伤后处理不当,有导致角膜溃疡以至穿孔的危险
内皮细胞层:
是由单层六角形扁平细胞镶嵌而成,从生下直至死亡,细胞不能再生,衰老与死亡的细胞留下的位置,靠其他内皮细胞的扩大移行来铺垫受损后亦由邻近内皮细胞增大、扩展和移行滑动来覆盖内皮细胞层不断地将基质层中的水分子排入前房,使基质处在脱水状态而保持透明,因此它的功能是否正常,关系到整个角膜能否透明,也是如何保存角膜移植供体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
约占角膜厚度的9/10,透明、无血管,为排列整齐的相同屈光指数的角膜小体、胶原纤维和粘合物质组成200~250层平行排列的纤维小板,各纤维板层又成十字交叉排列,这就有利于光线通过和屈折由于没有血管直接供应而代谢缓慢,病理代谢产物不易除去,炎症过程常迁延难愈
上皮细胞层:
角膜完全透明,位于眼球前部,呈横椭圆形占眼球外壁的1/6的角膜和巩膜一起构成眼球的外壁组织组织学上将角膜由前向后分为5层,即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及内皮层正因为角膜组织具有特异的性能,角膜病也就具有自己的特色
又称bowman膜,位于角膜上皮细胞层的下面,基质层的上面,厚约10~16um ,由胶原纤维构成的无细胞的薄膜,实际并无弹性作为上皮细胞附着的基础,它受损伤后不能再生,代之以纤维组织对创伤、机械和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基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