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光明这些年,湖南捐献的眼角膜救治了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0-8-8 14:33:46   点击数:
  

  16年前,谭素兰的丈夫张立波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今年4月30日,88岁的谭素兰老人逝世,她将自己的眼角膜捐出。由此完成夫妻两人捐献眼角膜的壮举。

  眼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端,被视为眼睛和外界接触的第一道屏障,如相机的镜头一样重要。

  我国角膜盲症患者数量庞大,很多人因等不到匹配的角膜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一片薄薄角膜,成了他们光明与黑暗的分界线。

  来自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总站的数据显示:自年9月起,湖南累计眼角膜捐献例,成功救治了余位角膜盲症患者。

  

*数据来源: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总站

  今年年初,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职工李伯新因癌症医治无效不幸离世,遵其生前遗愿,家人将其眼角膜捐献。

  记者了解到,像李伯新这样的角膜捐献者不在少数,他们一般是因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器官器质性病变或意外去世。

  捐赠者的角膜将用于治疗患有感染性角膜穿孔、角膜白斑、圆锥角膜、角膜变性及角膜先天发育异常、角膜肿瘤等眼部疾病的患者。

  

  为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

  长沙爱尔眼库主任杨丽红告诉记者,角膜从接收、采集、实验室检测与质量评估再经移植手术提供给患者,这个过程一般需2天的时间。

  

杨丽红在实验室给采集回的角膜做质量评估

  23岁的唐建就是角膜移植手术的受益者。

  因先天性的圆锥角膜,年,唐建左眼视力开始下降。

  但当时唐建的父母并未在意,误以为儿子跟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同龄人一样,只是普通近视,带他在老家永州的眼镜店配镜后,便没再   直到年,唐建随母亲唐秋月到广东江门务工,他入职体检报告上“白内障或其他眼病”的字眼引起了全家人的重视。

  与此同时,戴镜的这几年,唐建左眼视力不仅未被矫正,反而还出现了骤降。

  随着湖南疫情逐步稳定,5月1日,唐秋月带着儿子来到长沙,医院。

  “他当时已经不抱希望了,但我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唐秋月说。

  幸运的是,这一次,医院不仅找到了病因和治疗方法,还找到了合适唐建的角膜供体。

  

手术前医生从保存液里取出来的眼角膜

  5月4日,唐建顺利完成移植手术。

  术后第二天,唐建的左眼视力就从0.06恢复到了0.12,“康复后保护得当的话,通过戴镜矫正可以恢复到0.5以上。”主刀医生王科华的这句话给了唐建极大的精神鼓励。

  

  术后,唐建进行角膜康复检查

  在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的《视力残疾全球数据报告》中,中国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约万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约10万人,而我国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仅有0至人。大量的角膜盲症患者在等待捐献者的出现。

  角膜材料稀缺是造成角膜盲症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唐建是幸运的,他的幸运来自妈妈的坚持,更来自角膜捐献者的伟大奉献。

  这些捐献者中,有出生不到一天的婴儿,有古稀之年的老者,有对世界怀着眷恋深情的年轻人,他们的生命之火正在以另一种方式重燃。

来源:湖南省红十字会综合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山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jbzl/10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