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人们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有70%是通过眼睛“看”到的。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而我们的眼睛常因各种疾病、创伤等受到损害,导致视力下降,严重的甚至失明。一旦眼部患病,眼科用药就十分重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眼科用药方法,您知道多少?
主要讲述以下三个方面
一、眼科用药的特点?
因为我们的眼部存在血眼屏障,也就是血液循环与眼球内组织液之间的屏障,包括血-房水屏障和血-视网膜屏障。
所以,全身给药时药物在眼内难以达到有效的浓度,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因此,大多数眼病的有效治疗,常常采用眼睛局部用药。
二、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有哪些?
剂型包括:注射液、滴眼剂、眼膏剂、凝胶剂和眼控涂抹用药
给药方式有五种:
1、滴眼液滴眼
2、涂眼药膏
3、眼周注射
4、眼内注射
5、眼药新剂型
三、谈谈眼科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1、滴眼液滴眼
目的:
▽用于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
▽用于散瞳、缩瞳、眼表面麻醉
▽滴眼液是最常用的眼药剂型,方便、舒适
▽标准滴眼液25~30μL/滴
▽结膜囊容量最多10μL/滴
▽所以,常规治疗1滴/次即可
您知道如何科学地滴眼药吗?
滴眼药水的方法
①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头稍后仰并向滴药侧倾斜。
②清洁眼部:用棉签擦去眼部分泌物。
③准备:左食指轻拉下睑,暴露下方结膜囊。
④滴药:瓶口距离眼睛2~3cm将眼药水1~2滴于下方结膜囊。
⑤轻提上睑,弥散药液。
⑥擦去溢出药液,闭眼休息1~2分钟。您平时做对了吗?
滴眼药水的注意事项
▽滴眼药水前要洗手,要核对眼药水的标签;
▽通常滴入下方结膜囊内(切勿滴在角膜上);
▽滴药时且勿压迫眼球,以免眼压升高或角膜穿孔;
▽同时用两种药物滴眼,最短间隔5分钟;
▽滴药后按压泪囊部数分钟,以减少药物经泪囊黏膜的吸收,如阿托品的毒性反应。这些您都注意了吗?
2、涂眼药膏法
目的:
▽治疗眼病时延长药物疗效。
▽油膏可以保护角膜、结膜。
眼膏(为油膏)
▽可明显增加脂溶性药物在眼部的吸收
▽可减缓眼部刺激症状如角膜溃疡时有润滑、衬垫的作用
▽缺点:造成视物模糊;故,眼膏可作为睡前治疗用药以保持病变部位与药物长时间的接触
涂眼药膏的方法
①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均可头稍后仰,眼睛向上注视。
②清洁眼部:用棉签擦去眼部分泌物。
③准备:左食指轻拉下睑,暴露下方结膜囊。
④涂药:用软管直接挤入下穹窿结膜囊内。
⑤轻提上睑盖住眼球,弥散药液,按摩眼睑。
⑥擦去多余药膏,闭眼10分钟以上。您平常是这样涂眼药膏的吗?
涂眼药膏的注意事项
▽涂眼药膏前要洗手,要核对标签;
▽通常涂入下方结膜囊内,不要碰触角膜;
▽角膜如有损伤,涂眼膏时,注意动作轻柔;
▽同时应用眼药膏和眼药水时,应注意先滴眼水后涂眼药膏。
3、眼周注射
包括:
▽球结膜下注射
▽球后注射
▽球旁注射
共同特点
▽可以避开角膜上皮的屏障作用,在眼局部达到较高浓度;
▽尤其适用于低脂溶性药物;
▽需要由专科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球结膜下注射
目的
▽治疗角膜炎、巩膜炎、虹睫炎
▽眼球手术局部麻醉
▽散大瞳孔
常用药物
▽抗生素类药物
▽皮质类固醇药物
▽散瞳剂等
球结膜下注射的方法
①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注意固定头部
②眼部表面麻醉:滴1%丁卡因两次
③暴露结膜:左手食指拇指分开上下眼睑
④注射:进针部位在靠近穹窿部的球结膜,避开血管处,挑起球结膜快速刺入结膜下,缓慢注入药液
⑤注射完毕,观察有无出血,涂以抗生素眼膏,眼垫包眼。
眼睛打针,是不是有点小害怕呢?
球结膜下注射的注意事项
▽注射前与医生良好沟通,消除紧张情绪;
▽注射时不能转动头部和眼球,防止意外;
▽进针部位距角膜缘6mm,以免刺伤角膜;
▽可能引起结膜下出血,不要过于紧张,予以热敷可逐渐消退。
球后注射
目的
▽眼球后给药,治疗眼病
▽用于内眼手术前麻醉
球后注射的方法
①体位:取仰卧位并头略后仰双眼注视鼻上方并且固定不动
②眼部表面麻醉:滴1%丁卡因两次
③进针部位:眼眶下缘的中外1/3交界处
④进针:碘伏消毒进针点皮肤,将针头垂直刺入皮肤约1~2cm,向眶尖方向推进3~3.5cm。
⑤注药:先抽吸无回血,再缓慢注射。
⑥注射完毕,慢慢抽出针头,压迫进针点5分钟。
球后注射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动作稳准轻;
▽注射后有暂时的复视现象,可以缓解;
▽进针深度不可超过3.5cm,切忌反复抽动;
▽回抽时如有回血,应立即拔针,间断压迫止血,或单眼加压包扎止血。球旁注射(球筋膜下注射或半球后注射)
目的
▽治疗眼病
▽使药液在晶状体以及虹膜以后的部位达到治疗作用
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基本同球后注射
▽不同点:从眶下缘的中外1/3垂直进针进针深度1.5~1.8cm
4、眼内注射
▽最大优点:立即将有效浓度的药物注入作用部位
▽适用:眼内炎症、感染、视网膜黄斑疾病
▽给药方式有:前房内注射,玻璃体腔内注射
注意点
l▽操作时应将组织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l▽了解药物对组织的毒性作用
前房内注射的方法
(1)平卧位,常规作球结膜表面麻醉
(2)开睑器撑开上下眼睑。
(3)固定镊夹持固定眼球。
(4)在颞上方角膜缘内1mm处,用尖刀做一半穿透的水平切口。
(5)注射器针头斜面朝下,经切口内口水平刺入前房。
(6)放松固定镊,缓缓注入药液,然后轻轻拔出针头。
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方法
(1)取平卧位
(2)常规作球结膜表面麻醉和球后阻滞麻醉。
(3)开睑器撑开上下眼睑。
(4)固定镊夹持固定眼球。
(5)进针:在角膜缘后4mm,9点位置(右眼)或2点位置(左眼)刺入眼球约4mm~6mm
(6)注药:针头指向玻璃体中央,缓慢注药。
(7)注完药液,迅速拔针,压迫针眼1分钟。
5、眼药新剂型
优点
新剂型眼药给眼科药物治疗带来了应用方便、疗效持续、不良反应少的眼科药物治疗方法,具有广阔前景。
给药方法
▽眼药的缓释控制装置
▽胶样滴眼剂
▽眼药的缓释控制装置
由高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制成膜状或微粒状,可在眼局部持续缓慢释放,保持药物浓度长时间内在一较为稳定的治疗水平,大大减少用药量、用药次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比如:环孢素A缓释系统植入眼内治疗葡萄膜炎
▽胶样滴眼剂
为提高滴眼液的生物利用度,延长局部作用时间和减少全身吸收带来的不良反应。常在滴眼液中加入适量的黏性赋形剂,如甲基纤维素、透明质酸钠等,制成胶样滴眼剂,或是在位凝胶滴眼液(液体状滴眼剂滴到眼部后变成胶样物)。如,氯霉素凝胶滴眼剂、贝复舒眼用凝胶
医药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