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2/
躲在被窝里好了~
近几日的气温就像过山车一样降了下来,“冰箱冷藏模式”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那么问题来了!天气这么冷,许多朋友都把自己裹在棉衣之下,可就是这样一不留心还是会染上冬季疾病,面对来势汹汹的冬季疾病,我们提醒您:还是要从预防入手!
冬季需防五官疾病
①耳冻伤
耳朵之所以最容易发生冻伤,与耳朵的构造有密切关系。
因为整个耳廓除了耳垂有脂肪组织可以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很薄的皮肤包着软骨,里面的血管非常细微,保温能力极差。
特别是冬季,耳朵因受到寒冷气候的刺激,耳部血管的血液供应比其它部位会更少,末端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容易发生冻伤。所以天冷时,应戴帽子或戴耳封,以加强对耳朵的保护。
②青光眼
青光眼是以眼内压力升高、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致盲眼病。
此病分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三种。
除先天性外,后两种均以冬季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在强冷空气过境后24小时内最容易诱发。这是气温降幅过大,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而干扰了血压,造成眼压波动所致。
冬季如何护眼?立即戳视频查看!
③鼻出血
鼻出血又叫鼻衄,出血多为一侧。主要是由于鼻腔黏膜内(尤其是鼻中隔前下方)的小血管常呈现扩张、破裂而致,几乎有半数以上的鼻出血皆源于此。
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干燥,鼻黏膜容易结痂,因而会产生鼻中不适感,有的人常有意无意地用手指去抠鼻孔,从而导致结痂脱落而出血。
此外,冬季还是鼻炎、流感的高发期,因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或流感引起的发烧等原因,也容易诱发鼻衄。
④雪盲症
雪盲症又称雪光性眼炎,此病形成主要是因为太阳光中的强紫外线经大片雪地反射至人的眼部角膜,导致角膜损伤所致。
研究表明,阳光中微米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到雪地上,由其反射的阳光射到眼睛上,便可能引发雪盲症,出现畏光、流泪、红肿疼痛、奇痒及眼内异物感等症状。
所以,大雪天若到户外一定要注意这些:
⑤口角炎
秋末以后,空气干燥、寒冷、多风,口唇也因为发干而感到不舒服,这时一些人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舌头去舔,结果是越舔越干,直接导致口唇、口角皮肤的干裂,因而在口角和黏膜的交界处,出现潮红、脱屑、皲裂、出血、疼痛、糜烂等症状,称为口角炎。
这时若口腔中的细菌乘机而入口角处,就会引起口角发生炎症。所以,当冬天出现口唇干燥不适时,决不可用舌头去舔,而应用油性护肤品去搽抹,但不宜用甘油。
女性需防“冬季三症”
进入冬季以来,冬季抑郁症、雷诺氏症、冬季冷感症的三类女性患者也随之增多,在此提醒现代女性,可采取自行预防的措施,防止三类疾病的侵袭。
老年人冬季需要预防的疾病
进入冬季,气温越来越低,寒冷的天气让体弱多病的老人防不胜防,许多老年性疾病都容易在这样的天气中发作,那么老人想要平安过冬需注意些什么呢?冬季老人要如何保健呢?老人冬季要预防哪些疾病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①防胃病
原来患有胃病的老年人,在冬季最容易旧病复发。
因为人体受寒以后,胃酸分泌增多,胃肠会痉挛性收缩,导致胃痛、胃出血、胃穿孔等病变。
因此,冬季老年人要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多餐,忌酸、辣和生冷,还要戒烟禁酒,并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尽量避免胃病复发。
②防瘙痒
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冬季的常见病。
这是因为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弱,皮脂分泌减少所致,再加上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致使老年人的皮肤更加干燥,对外界的刺激异常敏感,从而引起皮肤瘙痒。
因此,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和煎烤、燥热等食品。
③防心梗
冬季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高峰季节,主要是人体受寒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老年人需重视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添衣物、鞋帽等,以防寒邪侵袭。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体检,平时适当选用一些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室温最好控制在18摄氏度-2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50%。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