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绍平夫妇探视深度昏迷中的儿子,他们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图片由协调员薛瑾提供)
一年前,他喜获社会爱心,成功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眼睛重获光明。如今,父母替他捐出器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回报社会。
3月中旬的一次感冒发热,让15岁的南充少年张森沿颅内出现感染。入院半个月至今,小沿颅内出现严重感染,自主呼吸完全消失,双瞳孔散大,救治意义已经微乎其微。他的父母经过艰难抉择,决定于明日一早终止治疗,并捐出他的器官,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有人还在等待重生,如果就这样‘走’了,我相信儿子一定会说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小沿的妈妈段绍平说。
感冒发热引起重症少年辗转救治无果
如果不是这次突发急症,15岁的南充营山县少年张森沿,可能正在学校和同学们备战中考,可是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
3月14日下午5点左右,小沿放学回到家后告诉妈妈,自己的脑袋疼痛难耐,好像还有点发热。“我以为是感冒引起的,当时让他去看医生,但他没去。”回忆当时的情况,段绍平说,自己根本不知道儿子会因为这个看似很小的问题诱发严重后果。段绍平回忆,当天晚上,小沿只是吃了感冒冲剂,但是睡前全吐了。
此后两天,小沿的发热现象加重,喉咙不适,段绍平便为儿子请了假,前往镇上的卫生院就医。医生为他输了液后也不见好,3月16日下午,医院检查,“医生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症状,只是告诉我病情很奇怪。”段绍平说,当天下午,她医院检查治疗。
遗憾的是,医生还是没能搞明白小沿具体得了什么病,“怀疑可能是重症肌无力。”段绍平告诉记者,小沿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但当时意识还较清醒。到了晚上,医生突然给段绍平打来电话,称小沿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用机器辅助呼吸,听到这里,段绍平感觉到情况“不妙”。果然,第二天一早,医生告诉段绍平,小沿可能得了严重脑膜炎,需要转院。
医院今天提前为段绍平夫妇(右一、右二)义务联系了殡仪馆,工作人员正在记录夫妇二人对儿子后事的安排
病情加重颅内损伤不可逆父母欲捐其器官救他人
3月17日下午5点多,小沿被医院。
通过检查,医生告知段绍平和其丈夫张钊,小沿极有可能患了病毒性脑炎,而且颅内发生了感染。其后几天,小沿的病情不断加重。段绍平回忆,3月23日,她和张钊进入病房探视儿子时,小沿此前还能与他们相握的双手已经无法再抬起,此后几天,小沿陷入深度昏迷,大脑逐渐失去意识。
“昨天早上心跳停了一次,医生说孩子的颅内损伤已经不可逆。”段绍平说,经过医生合力抢救,小沿心跳得到短暂恢复,但仍旧于事无补。“医生之前就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说实话,我们当时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的。”段绍平说,他们一家始终还抱着一线希望不肯放弃,期盼奇迹能在儿子身上出现,但等来的还是失望。
尽管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但段绍平在被告知儿子挽救无望的时候,她就萌生了捐献儿子器官的想法。“我们当时想,如果儿子‘走’了,是不是可以捐出他的器官,让别人延续生命。”段绍平说,捐出器官挽救他人,至少还能让儿子身体的一部分留在世上,“有人还在等待重生,如果就这样‘走’了,我相信儿子一定会说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段绍平说,小沿生性善良,如果他“走”后有知,一定会同意父母的决定。
昨日,段绍平夫妇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写下了各自的名字。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器官捐献协调员薛瑾告诉记者,明天早上7点左右,医院将进行器官获取手术,小沿的双眼角膜、肝和双肾将摘取,“这个家庭的伟大决定,将至少让两人重获光明,让三人重获新生。”
一年前角膜移植让他复明如今父母替他捐出器官回报社会
巧的是,一年前小沿也是一位角膜移植的受益者。
段绍平说,小沿大约在9岁时,因为学校的一次意外,他的左眼受到伤害,后来视力急剧下滑。经过不断求医,在他等待了3年多后,终于等来一枚合适的眼角膜,医院成功接受了角膜移植手术,眼睛得以恢复光明。
段绍平说,这次决定捐出儿子的器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一年前小沿获得了爱心眼角膜。段绍平夫妇说,他们想捐出儿子的器官挽救他人,让孩子用这样的特殊方式去回报社会。
器官捐献后,段绍平夫妇还打算将小沿葬在成都的墓园。“孩子非常喜欢这里,以前他不止一次提到以后想来成都读书工作。”段绍平说,以前为了治眼睛,小沿经常来成都,久而久之逐渐喜爱上这个城市。为了给儿子“圆梦”,段绍平夫妇打算,等处理完后事,就将儿子“留”在这里。
小沿(中)和同学最近的合照。(家属供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