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江教授深究缘由,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的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0-3-6 17:14:38   点击数:
  

编者按:角膜病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PKP)是一种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导致角膜浑浊的手段,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今年的第四届中山角膜论坛暨首届中国角膜移植手术现场秀大会上,复旦大医院徐建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并发症”的精彩学术讲座,向眼科同道分析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及处理策略,携之与大家共享。

目前,我国角膜移植手术类型主要有带巩膜环的全角膜移植(眼前段重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全板层角膜移植术(全LKP)、部分板层角膜移植(部分LKP)和角膜内皮移植(EK:DMEK,DSEK,DSAEK等)五种。其中,PKP移植是角膜移植术中的经典术式,其优点是可以全层去除病变角膜,然后应用新鲜角膜进行移植替换,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与此同时,徐教授指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并发症的出现与否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做好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技巧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的关键。为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1.眶内压过高:

术中眶内压过高,易引起虹膜、晶体前凸,增加术中缝合难度,虹膜前粘,眼内容物脱出风险。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有麻药过多,眶内出血,为避免该类并发症的,可增加间歇加压时间,予以处理。

2.眼压增高,晶体-虹膜隔前移:

其造成植片缝合困难,虹膜广泛嵌顿,原因归咎于麻醉不充分,止痛不完全,眶压高推挤眼球,婴幼儿巩膜硬度低。处理上,若植床未完成,可重建前房后继续手术;若植床已完成,则建议缝合创口,睫状体平坦部抽出0.5~1ml玻璃体,以降低缝合难度。

3.张力环缝线致巩膜穿孔:

见于儿童、无晶体眼、人工晶体眼,损伤睫状体平坦部分,局部出血。处理上,穿孔处局部冷凝,术后密切观察。

4.植孔偏位:

原因为正环钻钝,处理上,若钻痕深度不足角膜厚度1/3,重做移植床;超过1/3角膜厚度,更换为更大口径环钻,重做植床。而植孔边缘不规则是由环钻在植床上钻切深度不一致导致的。

5.植床出血:

因术前角膜有新生血管,其处理措施包括使用肾上腺素;电凝止血;使用粘弹剂。

6.植床后弹力膜残留:

主要是因为受体角膜水肿,如大疱性角膜病变,后弹力层易撕脱,形成假前房。至于处理,确保穿刺进入前房,穿刺口周边前房注入粘弹剂。

7.虹膜损伤:

我们内心坚守的原则,那个道德律,主要作用是用来要求自己的。年轻时激烈,迫切想改造世界,就是因为渴望他人遵守自己的原则,愿望很美好,但路径未必可行,结果是往往搞得自己沮丧。因为有的原则,可能暂时只有很少人认同,或许永远都只有很少人认同,它不伤害他人,它对你又是好的,其他人的认同就不重要了。

8.晶体损伤:

原因为角膜浑浊,广泛虹膜前粘浅前房,可晶体囊外摘除进行处理,预防措施有,术前缩瞳,对于浅前房者注入粘弹剂分离虹膜前粘,加深前房。

9.植片制备的失误:

因其变形,椭圆,边缘高度倾斜,植片内皮撕裂面积超过1/4,对于这种情况果断弃用。

10.供体内皮细胞损伤:

角膜内皮损伤在手术各个环节均可能产生,如制备植片时环钻不锋利或冲切时用力;缝合时植片多次移位或夹持不当;重建前房时,反复向前房注气或注水。所以保护角膜内皮功能应贯穿于手术始终。

11.术中前房出血:

这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可来源于长期炎症刺激,虹膜表面血管怒张或新生血管;前房积脓粘稠,与虹膜表面粘连紧密。注入的粘弹剂将血液排出前房,再继续缝合植片,进行处理。

12.前房重建困难:

术后广泛虹膜粘连,导致继发性青光眼。产生的原因有瞳孔过大;后房压力增高;植片小于植床;虹膜嵌顿角膜伤口或术前已存在广泛虹膜前粘。为避免其发生,应提前处理术前虹膜前粘;利用粘弹剂;采用稍大植片。

13.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

高危因素包括眼部外伤,炎症,青光眼,高血压,心动过速,球后注射过量麻药等。处理措施为立即缝合关闭切口,巩膜切开引流脉络膜上腔血。预防手段包括术前术中降眼压;术前加压软化眼球;术中止痛;患者头位略高于胸廓位置。

14.晶体后囊撕裂:

这是PKP和ECCE联合手术最担忧的并发症,不伴玻璃体脱出可不处理,伴玻璃体脱出,可采用前段玻切,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处理。

最后,徐教授强调,掌握术中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就掌握了手术各环节的关键所在,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专家简介

医信眼科

坚持精品教育,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jbzl/9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