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我国,因为角膜疾病失明的患者数量超过了万,每年新增的患者数量也多达10万!这样的患者,多数都在等待角膜移植,但是苦于角膜供体不足、一直无法手术。等不到角膜供体,宾县农民吕清水换了一种方式......
是什么方式呢?
说起来还和一种我们熟悉的动物有关系
没错!就是猪!有点糊涂了?没关系,小编细细给您讲!
黑龙江省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成功
40岁的吕清水,今年2月在哈医大一院被确诊为“左眼角膜瘘,双眼白内障”。4月26日中午,他换掉了左眼的角膜。现在,一只人工角膜躺在吕清水的左眼里。
术后24小时,就是检验人工角膜效果的时刻。昨天下午,吕清水揭纱了!视力达到0.4,医生说,日后这个散光要是再调一下,吕清水的视力能恢复到1.0左右。
人工角膜竟然是“猪角膜”
医院一病房主任张红说,现在用的这个组织工程角膜,它是利用猪的角膜的机制,然后给它进行一个组织工程处理之后,然后再用于移植,就是面临着角膜马上就要穿孔,这时候有一些活性的材料还没有,所以就可以用它就是临时地去替代一下。
医院一病房主任张红说,假如角膜感染了,角膜要穿孔了或者只是一个浅表面的病变,因为它本身没有活性的成分,像有内皮的病变,它就不适合了,所以说,我们这个组织工程角膜,可以在一部分程度上缓解,但是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捐献的。
人工角膜解决了角膜供体严重匮乏的难题
巴彦县居民唐继霞,左眼逐渐失明了,这些年,她依靠家政服务赚钱培养儿子长大成人。人工角膜价值将近两万块钱。而且,黑龙江省眼库一直都是零库存,而人工角膜解决了角膜供体严重匮乏的难题。医院帮她向黑龙江省慈善总会递交了减免申请,帮助她恢复光明。
为啥用“猪角膜”
而不是“鸡、鸭、鹅、狗”的角膜
动物角膜替代人体捐献的角膜,科学家首先选择了猴子做实验,“美猴王”虽与人类最为相近,但由于其饲养成本较高、繁殖率低,来源成了一大难题。随后,通过对猪、牛、羊、鸡、鸭、鹅等不断筛选,科学家发现猪的角膜参数和人比较接近。
猪眼角膜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组织结构与人角膜基质相似。经过脱细胞处理后,生物相容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能与人眼组织融合,并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对角膜炎或者角膜穿孔的患者,在人角膜供体材料匮乏的情况下,可以用此生物工程角膜进行修补移植,以尽量保留患者的眼球,并以为后续治疗提供可能。
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