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前几期 患者基本资料:男,58岁。
主诉:左眼红、痛、异物感、视力下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一年前行左眼虹膜激光打孔预防青光眼,以后因为眼压高而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一周前开始左眼红痛、明显的异物感,曾经诊断“左眼病毒性角膜炎”进行抗病毒治疗。
既往史:2年前右眼因为抗青光眼手术后严重炎症并发症失明。
家族史:无特殊。
眼科检查:右眼眼球萎缩;左眼11点可见虹膜周切口,眼压:15mmHg。左眼视力0.5,BUT:6s,FL:8分;STⅠ:12mm。
诊断:左眼药源性角膜上皮病变。
诊疗经过:患者停用抗病毒药物,保留两种无防腐剂损害的抗青光眼药物(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和曲伏前列素滴眼液),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每日6次联合氯替泼诺滴眼液每天1次,1周后患者复查自觉症状明显缓解,角膜染色评分下降到2分,眼压稳定,左眼视力达0.9,BUT示8s,FL示2分,STⅠ示12mm;继续原治疗2周后角膜染色阴性,左眼视力达1.0,BUT示8s,FL示0分,STⅠ示14mm。
病例分析:病史特点为长期局部使用眼药水,种类多、时间长;广泛角膜上皮点状脱落;BUT缩短、泪液分泌正常。使用2周后,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改用无防腐剂人工泪液维持。
鉴别诊断:与病毒性角膜炎相鉴别,角膜上皮病变多表现为树枝状或点状上皮下浸润。
结论:(1)重视眼表药物毒性;(2)眼表损害常常伴有轻微的炎症反应,治疗时应该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抗炎药物;(3)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在这类疾病中局部使用安全有效。
病例图片:
临床治疗经过(前、1周、2周)
附:
“干眼与炎症”相关病例征集活动通知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干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单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寻求针对干眼潜在病因的治疗新途径是全球眼表医生共同面临的巨大课题。
随着对干眼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眼发病中的炎性因素成为人们 参与方式:
请联系博士伦公司医药代表提交病例,提交带有配图的病例更佳。
活动时间:年2月15日-12月31日
欢迎广大眼科医生积极参与!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