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眼科又成功完成2例微创玻切手术。
什么是“微创”?什么是“玻切”?
玻切手术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简称。手术微创化是现代临床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在眼外操作还是眼内操作,都应时刻牢记“微创”这一基本原则,用最小的创伤、最低的手术成本换取患者最好的手术效果。”
“玻切手术”适应哪些眼病症?
“玻切手术”的出现打破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手术禁区,给无数眼疾患者带去了光明。时至如今,该手术范围除角膜、巩膜外几乎遍及整个眼球。其适应症应分为眼前段、眼后段。
眼前段适应症有:
1.软性白内障,主要是晶体皮质对于瞳孔光线的遮挡。通过玻切手术能彻底清除晶体皮质,避免晶体残留导致白内障反复。
2.瞳孔膜,先天性发育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眼中瞳孔残膜遗留均可通过玻切切除。
3.眼前段穿孔伤,眼前段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尤其有玻璃体脱出时,在缝合伤口后,立即做晶体及前玻璃体切除,能提高视力,减少白内障二次反复。
4.晶体脱位于前房,晶体一般由悬韧带悬挂于睫状体上,但是受先天性、外伤或病变的晶体脱离如无硬核可通过玻切手术预切除。
5.玻璃体角膜接触综合征,白内障手术时,若玻璃体经瞳孔进入前房与角膜内皮接触时,可使角膜内皮功能失常。可通过玻切手术进入前房的玻璃体应全部切除。
6.恶性青光眼,青光眼术后最难诊断的并发症,只有通过玻切手术切除前部玻璃体皮质,解除房水向前引流阻滞,才能使高眼压得到控制。
眼后段适应症有:
1.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出血后经保守治疗3-6个月不吸收时,应做玻璃体切割。
2.眼内异物,玻璃体切割术取异物是在直视下进行,尤其对非磁性异物,或伴有其它眼组织损伤时,便于一同处理;
3.眼内炎,手术可清除细菌及其毒素,清除坏死组织及炎症物质,并可直接向玻璃体腔内注入药物。
4.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混浊,巨大裂孔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玻璃体增殖引起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做玻璃体切割术最为合适。一些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也可选择玻璃体切割术。
5.晶体脱位到玻璃体,白内障手术时有碎片落入玻璃体内、黄斑皱褶、黄斑前膜及黄斑干孔、玻璃体内猪囊尾蚴等疾病,也是玻璃体切割术适应症。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局麻下进行,其创伤小,安全性高。还将直视下准确取出异物变为可能,避免盲目性,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到最低点。另外,可提高玻璃体腔内异物取出率,可同时取出多个、多种异物,尤其是非磁性异物、包裹异物、视网膜嵌顿异物等;也能直接准确获取玻璃体病灶标本,提高病原学检查阳性率;能同时行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填充硅油等手术,这样减少了手术次数,避免多次手术对患眼眼内结构损伤,最大限度恢复患眼视功能。
专家介绍
秦常军,主任医师,眼科主任。研究方向:屈光手术、白内障、青光眼、眼眶病的手术治疗、泪道疾病、眼底病及眼底病的激光治疗、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系统治疗。
图文:李敏编辑:宋潇校对:张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