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ren角膜溃疡
Mooren角膜溃疡(蚕食性角膜炎)是一种特发性周边角膜溃疡,常常侵犯角膜基质,甚至可以导致角膜穿孔,如A图。临床上常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升阶梯疗法,首先是局部激素类用药,然后是手术治疗,最后是全身的免疫抑制治疗和激素治疗。由于该病临床上少见,对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的文章比较少,印度LVPrasad眼科研究所的JayeshVazirani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对手术治疗Mooren角膜溃疡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Figure1Mooren角膜溃疡
Mooren角膜溃疡——手术治疗
该研究搜集了年至年行手术治疗的Mooren角膜溃疡患者,治疗方法是溃疡处角膜缘后4mm结膜切除,涂抹氰基丙烯酸胶,最后戴上绷带镜,如B图。观察指标为无复发持续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全身免疫抑制的介入。
Figure2氰基丙烯酸胶+绷带镜治疗
分析结果显示,在平均随访时间为9.6个月的时间内,所有患者(12名患者,共16例眼)经历了平均4个月的临床缓解期,第一年的缓解率为42.5%,第二年降至21.3%,如表1所示。所有复发的患者均行全身免疫抑制治疗。总体上患者的BCVA是提高的,入组时有8眼(50%)视力在0.1以上,1眼(6.25%)视力0.5,结束时有10眼(62.5%)视力超过0.1,6眼(37.5%)视力超过0.5,见表2。
Table1第一年临床缓解率42.5%,第二年临床缓解率21.3%
Table2深色柱为入组时视力,浅色柱为最后视力,可见视力有明显提高。
Mooren角膜溃疡——仍需全身治疗
鉴于结膜切除联合氰基丙烯酸胶绷带镜治疗Mooren角膜溃疡只能带来平均4个月的临床缓解期,JayeshVazirani博士认为该方法不是阻止病情进展和复发的有效手段,而全身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