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攀巾眼”,中医称“胬肉攀睛”。一般是受外界剌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同时发生,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得名。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严重者影响外观和视力。多见于渔民、农民、海员、砂石工人等长期户外劳动者。
科普
翼状胬肉怎么治疗?
据我院角膜病科吴尚操主任介绍,小而多年不发展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可以尽量减少紫外线和风沙刺激,如佩戴墨镜,滴人工泪液等。如果胬肉生长较快、长期眼红影响外观,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必须手术治疗了。
但传统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式是肉眼下单纯胬肉切除或转移,创面恢复慢,复发率高。而复发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伤害,且再次手术的难度亦明显增加。在此提醒患者朋友在选择手术方法时要特别慎重。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极大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目前,武汉爱尔眼科角膜病科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国际先进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适应于各种翼状胬肉及手术后复发的病例。
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创新就是,在显微镜下胬肉切除的基础上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不但使手术创面恢复快,而且极大降低了复发率(据临床调查,复发率在5%以下),术后眼部外观较好。
总之,翼状胬肉是一种需要手术的眼部疾病,术后可能复发,但只要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复发的几率可以降到最低,术后外观基本可恢复正常。
典型案例链接:
石先生的苦恼家住大冶的石先生现年36岁,平时在建筑工地上班,1年前在作业时不小心被金刚石切片打伤了右眼,之后眼睛开始长胬肉。起初石先生并没当回事,医院作了简单处理,觉得不痛不痒对视力影响不大,加上工作较忙,就把这病耽搁了下来。但近来,右眼总是又红又胀,胬肉已经攀到黑眼珠严重影响到了视物,石先生本打算做手术,但又了解到翼状胬肉手术复发率比较高,遂多方打听后医院就诊,被我院角膜科医生确诊为“右眼假性胬肉”入院治疗。为打消石先生担心复发的疑虑,我院角膜病科吴尚操主任为其制定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手术方案,术后恢复良好。
李婆婆的选择家住洪湖的李婆婆今年快70岁了,年轻时干农活、户外劳作让她的眼睛受了不少累。两年前双眼长了胬肉,医院割了一次,但是去年李婆婆发现眼睛里又长了东西,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胬肉复发了。“这肉还会复发?”李婆婆很是苦恼,她担心如果再割一次,再复发该怎么办?后经人介绍于一年前医院就诊,被我院角膜科医生诊断为“双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角膜病科吴尚操主任为李婆婆做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经近期回访,李婆婆目前视力状况良好,胬肉没见复发。
专家简介
吴尚操
职称职务:角膜病科副主任
简介: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曾在北京、广州等地进修学习。对翼状胬肉、感染性眼表疾病、干眼症、化学伤、免疫性眼表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完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移植术等千余例,参与编著《临床角结膜病图谱》,在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白癜风遮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