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博会系列讲座之走近新学院主义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16-4-22 14:07:21   点击数:
  

艺博会系列讲座之走近新学院主义

如果说12月17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的艺博会古陶瓷鉴赏讲座更偏重于实践应用的话,那末18日由广州美术学院谭天教授带来的有关学院派绘画艺术的讲座则把听众带进了一个富有学术理论气氛的艺术境地。不一样的内容和风格却是一样的精彩和轰动,讲座得到了到场听众一致好评。谭教授以他艺术家特有的豪情,生动的为大家讲述了当今一批“新学院派“的学生和老师,他们的所感,所想和所做,精彩而富有豪情的讲授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名听众。发现虽然台下的听众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学历层次,但都听得很入迷,还有人不时的做着笔记。谭天教授作为中国艺术展览会的发起人之一,首先向听众详细讲述了广州艺博会的诞生和发展及其在国内的地位。他认为本届广州国际艺术展览会较之前几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在国际国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是广州市政府为市民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在谈到现在全国各地创办艺术展览会热潮的缘由时,谭教授说到:“广州国际艺术展览会的创办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政府如此重视这件事情,表明了广州市政府的高瞻远瞩。文化艺术对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一个城市不管经济有多发达,如果离开了文化艺术的繁华和发展就不能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他还提到之前举行的前两场专题讲座都很有专题意义和价值,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些讲座的成功,由于这说明艺术文化已在广州深入人心,大众已能够做到自觉的接受艺术文化的熏陶,这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打下了坚实的大众基础。接着,谭教授通过100余张选自现今南北各大美术院校在校师生的优秀作品,生动、精彩的展现了这些“新学院派”的新老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和精神风采。谭天说:我认为“新学院主义”这个提法很能概括现今艺术院校在校生的艺术创作情况。七十年代出身的中国优秀青年艺术家大多在学院中成长,“新学院主义”既有悖于传统,又与传统有联系,他们的身份,决定了这类提法是有意义的。实验艺术家对学院传统、学院身份是排挤的,并称学院是“学术死亡之地”。不过“新学院主义”是一个泛义的概念,如果一个话语只有一种解释,本身就会产生歧义,“新学院主义”也是这样。中国艺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抄近路,飞快地从现实主义动身,走过现实主义,进入后现代主义。由于中国艺术变化的时间太快,进程太短,因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依然威力不减,后现代主义则刚刚走出森林,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这类格局绝不例外地必定地反应到美术学院的教学和创作当中,同时也反应到当代研究生的作品当中。或这“艺术的多元化”正是“新学院主义”的正解。最少以下几种情况是新学院主义的常态。1、“具象表现”。新学院主义画家受过严格的色采或造型训练,但他们的创作不属于那种古典的严谨的写实画风,也不属于那种纯客观的印象派画风。在学院当代每一种艺术情势都变成了一个学科规范,架上绘画作品的价值只有本体的,平面的特性中去发掘。架上绘画具有与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人类灭亡架上绘画才会灭亡,新学院主义是架上绘画天然的传承者。在绘画主题内容方面,他们更乐意选择一些先辈们认为“无意义”的东西,这最少是近几年的风气。例如说,有研究生画100幅男人吃苹果的肖像。100幅50X35厘米姿态、色采、用笔各异的小画严整地排列在展览的一面墙上,非常有气势和冲击力。一个人吃苹果的行动本身无艺术意义,但画100个人吃苹果,就有了选择的意义。“他的无意义是体现意义的载体”。“重复本身就有意义,由于构成了一个叙事结构”。2、意象表现。所谓意象,可以简单地认为是艺术家对宏观对象随便地想象和加工。这类“意”可以“成心”、“无意”或“下意识”,也许是现实世界的错位和置换,也许是梦境或幻境;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没有完全离开“象”,没有脱离物象所蕴涵的语言特点和语义。也可以说是艺术家在苏醒状态下做的白日梦,是理智选择的精神错乱,何解?由于除开精神病人,一个正常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再疯狂的行动都是有意义的判断和选择;这类艺术作品的目的性,决定了艺术家素养的高低和格调。由于作品作为自在物,它会向观众陈说一切。3、“直觉表现’。所谓“直觉表现”,就是不以客观实在为描绘对象,不受模特、静物、照片之类的束缚,在画布或纸上是从不可预知的一笔、一点、一色块开始,随着情绪将画笔在画底上游动,然后凭直觉捕捉画面上显现的“心象”或“意象”。他们的绘画作品流动性极强,是一种流畅的直觉。有些女学生喜欢用油彩画出各种类似水墨在宣纸上那种不可更改的带有偶然性的笔痕,使她们的作品充满一种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灵性。4、“抽象表现”。顾名思义这是一种抽离物象的表现,连“直觉表现”中的“心象”和“意象”都已不复存在,只是色采和线条,笔触和痕迹。他们应用的艺术因素相对简单,大多数学生把传统的抽象语言当做一个资源,把绘画当做平台,色采和线条在这个薄的平台上面展开,色采中色度、色调、色相的布局,就象下围棋,里面的点、线、面和明暗、冷暖、强弱等各种东西相互关联,产生意义。他们的创作谈不上理想,只是一种现代新传统的延伸。他们作画也是一种不叙事叙事状态,大部分的抽象表现无所谓用情节来组织,许多作品都有符号化的趋势,应用视觉符号构成世界,但又没有走到符号化的极端。5、传统表现。有一批学中国画的大学生是从美院附中读到研究生毕业,在美术学院浸润了11年,满身已有一种“画卷气”。治疗白癜风哪里好他们钟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从工笔到小写意至大写意这样渐渐熬过来。画大写意画要靠渐渐积累,不可能象行动艺术家那样一挥而就。只有在量的基础上,才会有质的奔腾。从他们的作品中,内行人可以看到一种经过修练的功力。艺术的修炼最重要的是凭仗艺术的悟性。偌大一个中国不计其数的中国画家,能画成气候,成为画坛高手的没几个,就是差在悟性。有了悟性,画面上才会有气味、有诗韵、有情义、有姿色。那些大写意画,特别如此,笔笔关情,笔笔摄情,才是好画,他们的画已在悄悄接近这类水准。在“新学院主义”多元化艺术的氛围中,更加应当珍惜这类类型的青年艺术家,这是一种要靠多年的时间磨练技能,才能显现智慧和天份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极富中国文化特点和个性,其价值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6、装潢表现。装潢的历史极古老,也许他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装潢的目的较简单,他是极力使本身和自我具有客体更漂亮、更美观并更具意义。当代的装潢与传统的装潢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美的审美判断价值有所不同,更重视对“丑”的审视。美与丑是对立统一。丑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一部分。7,实验表现在中国的美术学院,一般将装置艺术、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统统纳入实验艺术的名下,由于在大学从事实验是大学学术的本义之一。由于许多大学生对实验艺术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时时有参与的冲动,能顺手推舟的教师和学院领导,会同意在“实验”的名义之下,从事这类艺术的创作和教学。再加上“海归”艺术家回国教书的愈来愈多,他们中间有真正晓得艺术的行家,他们在展览和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对实验主义的热情,会大大的感染和鼓舞在校大学生从事实验艺术的热忱和士气。观念艺术有天然的联系,在许多院校的毕业生创作中,在必须完成一件传统的,正规的,具像的,有主题思想内容的作品之外,可以有一件“自由创作”的作品,而这部份“自由创作”的作品大部分是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作品。这是时期所赋予学院的特点,是前卫对传统的冲击,是实验主义对经验主义的反拔。个人认为只有在前卫与传统,实验与经验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中国的大学才会真正具有自我更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新学院主义”也许只是一个展览和一篇文章的名字,它本身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代中国美术院校中的莘莘学子,他们平时非常关心当代艺术,积极参加各种实验艺术活动,为学院艺术从边沿状态转换到新锐状态作出不懈的努力,促使传统学院艺术与当代新锐艺术共生共荣。在这1转换进程中,不经意又与当代世界艺术的走向吻合,为学院艺术重返主流位置增加了许多可能性。学院艺术重返主流肯定应当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更不能只停留在物资现实的表象和一般的意境层面上。当代艺术应该是向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存在敞开。在观念的参与下,艺术家的表现手段和语言可以拓展到更广阔的创新前沿。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讲座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到本日为止,2004广州国际艺术展览会的3场系列讲座已美满结束了。这三场为配合本届博览会所举行的讲座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正如广州图书馆的馆长在发言中所说的:“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通过这三场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讲座,市民的艺术鉴赏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名每场都来听讲座的阿婆告知:“……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三场讲座,发现广大市民对文化艺术愈来愈关注,每次讲座几近都济济一堂,并且听众的成份也是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上至年近花甲的老人,下到朝气蓬勃的学生,都积极热忱的听专家进行讲授。学者简介:谭天,本名谭凯军,男,1949年生,湖南湘乡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兼任《美术学报》副主编、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油画学会副主席。作为中国艺术展览会发起人之一,1993年担负第一届中国艺术展览会艺术委员会委员,1994年担负第二届中国艺术展览会艺术主持。谭天教授善于美术理论、绘画,撰写出版艺术评论文章100余万字,是著名的美术评论家。主要论著有:《中国美术史百题》,1987年参加香港“中国书展”被香港电视台推荐为当年中国“10大好书”之一。《非哭非笑的悲剧――八大山人艺术评传》,获1991年全国图书奖评奖“金钥匙”奖。还有多篇论著参加全国各类艺术学术研讨会。策划“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大展”,并主编《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大型画册。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tjyy/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