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氟酸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0-9-5 12:57:28   点击数:
  著名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HF

氢氟酸的危害

及防治对策

临床表现

医疗救治

预防重点

高危之最-氢氟酸

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氟化工工业的产业大国,氟化工产品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而氢氟酸正是众多危化品中的“高危之最”,其应用广,产量大,毒性强,因氢氟酸泄漏、喷溅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事件也屡见不鲜:

年南通长江镇的氢氟酸中毒事故,事故造成3人死亡;年3月浙江高速公路槽罐车氢氟酸滴漏事故,年7月江西省兴国县化工厂生产线氢氟酸泄漏事故。年韩国三星工厂氢氟酸泄漏事故,造成1死4伤,年8月台湾苗栗县竹南科学园区氢氟酸喷溅事故,导致1人死亡……

国内外更不乏误接触、误服氢氟酸的案例,企业或个人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了解危险,才能避免危害,我们不得不把警觉的目光投向这一危险的化学品——氢氟酸。

氢氟酸对人体的危害

你不理我,我就一直坏死下去!

氢氟酸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主要有两个方面。

皮肤灼伤

在化学灼伤中能导致最严重的四度创面,最常见的化学物质莫过于氢氟酸了,为什么它对皮肤的伤害要比硫酸、硝酸、盐酸(俗称三强酸)还要厉害,罪魁祸首就是——氟离子。氢氟酸一旦进入皮肤,其活泼的氟离子可与体内钙、镁离子反应,还会不断地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皮下组织不同程度的坏死。这种具有高杀伤力并且破坏不止的现象,临床上称之为“进行性损伤”。

人体被氢氟酸喷溅后不仅皮肤或眼睛会受到严重伤害,如果灼伤面积较大,现场抢救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这种致命性的打击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氟离子进入身体后会很快与体内的钙结合,导致严重的低钙血症,出现心脏骤停。曾有医学文献报道一例脸面部氢氟酸灼伤2%面积(约两个手掌大小),因抢救不当于伤后2小时死亡。

化学中毒

也称作吸入性损伤,当氢氟酸气体或酸雾经呼吸道吸入后,会刺激、腐蚀呼吸道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坏死,重者可出现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引发生急性肺水肿、甚至导致呼吸衰竭而亡。临床上单纯性的因吸入氢氟酸酸雾而中毒的病例较少见,大多数都是因皮肤灼伤合并有呼吸道吸入,特别是头面部氢氟酸灼伤的病例尤为多见。

氢氟酸灼伤的临床表现

氢氟酸灼伤最常见的部位是手指,其次为头面部和上肢,大部分灼伤面积在1%左右。

5%氢氟酸接触后约5小时创面情况

氢氟酸灼伤最具有临床特征的表现是灼伤部位疼痛。

疼痛出现的时间与接触的氢氟酸浓度有关,接触高浓度氢氟酸(﹥30%)后皮肤很快就会出现疼痛,接触低浓度的氢氟酸则要经过1~6h后才引起迟发性疼痛。也就是说浓度越低,疼痛的潜伏时间越长。这一特性非常可恨,它导致很多患者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伤情,而当感觉到疼痛后又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氢氟酸灼伤造成的疼痛还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疼痛可维持1~2天时间。灼伤部位皮肤开始为红斑,局部肿胀并出现淡青或灰白色水疱,剪开水疱可见暗红色或果酱色疱液,而后出现棕褐色或黑色厚痂。高浓度氢氟酸灼伤创面常有进行性坏死表现,可累及皮下组织包括脂肪、肌肉、骨骼等。眼睛接触氢氟酸后,局部剧烈疼痛,如接触高浓度的氢氟酸可迅速形成白色假膜样混浊,处理不当可引起角膜穿孔。

氢氟酸造成的眼部浑浊

皮肤灼伤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时,患者常有刺激性咳嗽、声嘶、气急、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表现,两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干湿啰音,胸片或CT显示急性肺水肿。

氢氟酸灼伤的医疗救治

氢氟酸灼伤的救治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后救治。针对氢氟酸灼伤的临床特点及潜在的致命危险,如何加强院前急救,选择正确的第一时间救治方法,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1

院前急救(即现场急救)

以往传统的观念都认为氢氟酸灼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但这种方法仅起到稀释的作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所以用水冲洗过的创面不能避免灼伤,医院治疗。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医学文献报道,氢氟酸灼伤后第一时间立即使用六氟灵喷洗可避免或最大程度减轻灼伤,为院后救治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2

院后救治(即入院后治疗)

有研究证实氢氟酸灼伤后2h血清中钙离子浓度迅速下降,因此尽早进行临床治疗,采取各种手段清除或中和氢、氟离子,可减轻氢氟酸对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临床上常采用局部注射、动脉注射、外用钙制剂、钙离子直流电导入、静脉推注等方法。

①局部注射:用10%葡萄糖酸钙沿创缘由浅入深行封闭注射,该方法虽然可缓解局部疼痛,减少氟的吸收,预防低血钙,但有学者认为灼伤创面下注射葡萄糖酸钙对组织有刺激性,且增加患者疼痛,同时可能引起血管痉挛与栓塞,故不太主张使用。

②动脉注射:根据灼伤部位选用直接供应该部位血流较大的动脉血管进行注射10%葡萄糖酸钙,使钙剂能直接到达局部组织,增加局部药物的浓度,起到止痛效果。该疗法也有其缺点,如可能增加局部感染和组织坏死,用量过大还有导致高钙血症的危险。

③外用钙制剂:主要是利用钙离子或镁离子通过皮肤吸收后结合氟离子,以减轻局部损伤和疼痛。常用的有含钙浸泡液和葡萄糖酸钙凝胶等,这些钙制剂仅适用较浅的小面积氢氟酸灼伤,而不能作为治疗氢氟酸灼伤引起低钙的药物。

④钙离子直流电导入:该疗法是应用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将10%葡萄糖酸钙溶液浸泡过的医用纱布平整覆盖于创面上。通过电极板及电流的极性作用,将钙离子渗透到组织内,使局部浓度增高,从而减缓氟离子的渗入,促进钙、氟离子结合而起到减轻局部疼痛和损伤的作用。该方法仅作为辅助治疗。

⑤静脉推注:对于头面部氢氟酸灼伤面积超过1%或其他部位灼伤面积超过3%的患者要特别防治低钙血症,如患者出现四肢麻木、肌肉痉挛、抽搐、心悸等症状,应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并给予心电监护,每隔0.5~1h检测血钙一次,根据血钙检测结果随时调整补钙剂量。如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予以心肺复苏。

3

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对于灼伤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患者,应立即根据胸片或CT检查结果,积极防治喉水肿及肺水肿的发生。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吸氧,及时纠正低氧血症

②早期、足量、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具体使用剂量及疗程需根据病情变化而随时调整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必要时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④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

⑤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⑥对于重症患者应加强支持综合治疗,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如保肝、强心、利尿等

⑦营养支持,应给予适量的高蛋白、高脂肪,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⑧加强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

氢氟酸灼伤的预防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安全生产重防不重治。要想避免氢氟酸灼伤的发生,不让它接触到人体才是关键。所以从思想上重视,充分培训,必要的防护装备,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这些因素配合在一起才能全方位的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本文从医学救治的角度跟大家介绍了事故发生后的救治方法,希望各位安环人员在事故发生后不至于茫然无措,避免应对不当造成的二次伤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yfby/11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