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锡的一名医生刷爆了好友圈。从年开始,这位医生引发的气流,从一个科室开始,席卷了长三角14医院和数不清的一、医院。米黄色的圆柱形锐器盒一共发放近万个,保守估计,至少从垃圾堆里“抢”回了50万个废弃针头。
粗略估计,每年数以亿计的采血针和胰岛素注射针头由患者在家使用并随意丢弃。
在医院被谨慎处理的废弃针头,在患者家中却被轻松投入到生活垃圾中。这些医用锐器散落在垃圾堆里,暴露在空气中,可能正携带着肉眼看不到的病原体。
身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胡源习惯了日复一日地为糖尿病人看诊、开具处方和查房、大大小小的病例等着他处理......从业10余年间,他从未想过,那些被患者带回家自行采血和注射胰岛素的针头,后来都去了哪里。
直到年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他随口问了问病人如何处理针头,答案让他后背发凉——医院被谨慎收集、处理、焚烧的废弃针头,在院外却轻松投入到生活垃圾中!!!这些长度不足一厘米的医用锐器,散落在垃圾堆里,暴露在空气中,可能正携带着肉眼看不到的病原体。
当一名环卫工或拾荒者患上传染病,“一个家庭就会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护士朱丽华说,这是她最终下定决心同意胡源在科室“大干一场”的原因。
跟病人讲大道理不好讲,胡源和护士长朱立萍商量的结果是,病人攒满一个锐器盒的废弃针头,便可以交换一盒注射使用的针头。
医院内分泌科的锐器盒
这个方法初有成效,但最后在大部分群众的质疑下,放弃了这个方案。
护士长朱立萍清楚,角落里的锐器盒其实并非完全不受欢迎。总有那么一两个病人来复诊时会讨要新的锐器盒,还有腿脚不便的老人命令儿女来要。甚至,她自己也会拿上一些回家,发给邻居。
锐器盒的意义不再只是为了“环保事业”,而是“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锐器盒被领走的速度变快了。胡源也有了更大的想法:是不医院铺开,让更多人接受这一理念?
医院的积极响应下,大大提高了锐器盒回收率和正头的回收率。
胡源暂时还想不到那么远,他的烦恼是如何进一步提高锐器盒的回收率,特别是让病人家属也能提高认识。一个巧合的机会,锐器盒的项目到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业设计学院的课堂上。
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黄淑君来自香港,她一直发愁这群成长在优越环境的学生无法体会“设计者的社会责任”。这次,她把学生统统“赶”出了教室,让学生用自己的设计才华帮助胡源。“你帮一个公司设计一个产品只是为了赚钱,而真正的设计是有社会属性的,它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
江南大学副教授肖东娟也把锐器盒放进了教案,她领着一群学生研究“如何更好地生活”,她希望学生真实地接触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器械公司和病人家属,以此去理解设计。
西交利物浦大学展出了该校设计系学子参与设计的锐器盒
小小一个针头蕴藏着对环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