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宋朝人的夏天有多惬意?不仅有石枕竹方床等降暑“神器”,还有养生健康又消暑的“往后”饮料。
据《广群芳谱》记载,宋仁宗曾经令翰林院举办天下饮料评比大会。当时的紫苏饮、沉香饮、二陈饮、香薷饮、薄荷饮、桂花饮、乌饮等报名参加。最终紫苏饮子以其色香味俱佳和具有消暑养生功能脱颖而出。
本期,胡博士说中医就来介绍几款深受宋人喜欢的夏日消暑饮料。
01紫苏饮子“宋皇仁宗定汤饮,紫苏熟水第一名。”能够俘获宋朝群众的人心的紫苏饮子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
制作方法: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可翻动,修香收起。每用,以滚汤洗泡一次,倾去。将泡过紫苏入壶,倾入滚水。服之,能宽胸导滞。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
中医理论认为,紫苏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本草正义》指出,“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夏日引用紫苏饮子,可消暑、祛湿、导滞、提神。
02荔枝膏水实际上,荔枝膏水中并无荔枝,反而更像是宋朝版的乌梅汤。
制作方法:乌梅(半斤,取肉)桂(一十两,去皮,锉)沙糖(二十六两)麝香(半钱,研)生姜汁(五两)熟蜜(一十四两)右用水一斗五升,熬至一半,滤去滓,下沙糖、生姜汁,再熬去滓,澄定少时,入麝香搅匀,澄清如常,任意服。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指出,荔枝膏水可生津止渴,去烦。
乌梅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缩砂仁主治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痢。腹中虚痛。生姜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03豆蔻熟水据闻,豆蔻熟水是才女李清照常用的一款夏季养颜饮品。
制作方法:将白豆蔻洗干净放进茶壶。另煮一壶热水倒入装豆蔻的茶壶,闷上五分钟,豆蔻熟水就制作完成了。
中医理论认为,白豆蔻功能主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主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胃寒呕吐;食积不消。《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不过,阴虚血燥者禁服。
夏季“暑必挟湿”,此时来上一杯豆蔻熟水,可很好地预防暑湿、脾胃气滞、胸闷腹胀等。
本期素材内容来源于《宋人的夏天,也太让人羡慕了吧!!》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觉得文章不错?点击让更多人看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