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写生翎毛图

文章来源:荔枝酥   发布时间:2024/5/24 10:10:47   点击数:
  手背有白癜风 https://m.39.net/news/a_5822001.html

这是一幅名为《写生翎毛图》的绢本设色作品,纵26cm,横cm。绢本是指在绢、绫、丝织物上绘制的字画,

画面会有明显的纺织痕迹。而纸本是指在纸上绘制的画作。设色是指国画中使用彩色进行晕染,只要画面中有彩色,就可以称之为设色作品。

这个词语最早出自蔡元培和柳宗元的著作。在古代,画作常常使用水彩进行渲染。现代用法中,设色也可以用来形容画作中的景物和布局,

同时也可以形容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写生翎毛图》是宋徽宗的一幅画作,曾被误认为明代的仿作。

画卷中描绘了荔枝树和栀子树丛中的七只禽鸟(青冠雀、寿带鸟、绿绣眼),以及鲜艳饱满的荔枝、洁白高贵的栀子花和一只飞舞的蝴蝶。

卷首有题签写着“御画写生翎毛图”。画中展现了两只深绿色头羽的叉尾太阳鸟在荔枝枝叶间起舞的场景,还有一只昂首垂羽的青冠雀,

它的胸羽是橄榄绿色的,鼻孔和颈部是白羽。画中还有栀子花。整幅画作中,荔枝和栀子花的静态与鸟和蝴蝶的动态相互呼应,

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荔枝是宋徽宗命人从福建移植过来的,种在宣和殿前的陈紫荔枝树上,他还把荔枝赏赐给大臣。

宋徽宗在《保和殿下荔枝成实赐王安中》一诗中写道:“保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思与廷臣同此味,红尘飞鞋过燕山。

”在《宣和殿移植荔枝》一诗中写道:“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子丹。山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绽水精丸。酒酣国艳非朱粉,

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无骑,芬芳数本座中看。”《写生翎毛图》展现的花鸟姿态暗含了宋徽宗的自然哲学。

他一生都过着奢靡而精致的艺术生活,专注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从各地收集奇花异木到汴京,为写生提供了丰富真实的素材。

画卷中融合了许多只有在南方和异国才能见到的事物,呈现出了奇妙的景象。英国遗传学家WilliamBateson的藏品,

一卷手卷,于年被他的夫人BeatriceBateson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关于这卷手卷是如何被藏家获取的,

目前还不清楚。原本这卷手卷是典型的“宣和式”装潢,但现在前后的头尾纸已被裁去,

只留下大约7.3厘米的前隔水和7.2厘米的后隔水,都是用黄绢制成的。原本裱在上面的包边已经被去掉,换成了灰绫裱件。

在画面的下缘可以隐约看到局条的痕迹,说明下缘应该是较完整的,而上缘则没有局条的痕迹。同时,画面和题签上都明显经过剪裁,

但整体并没有受到破坏。这卷绢本手卷被裱在一块长约三米的木板上,上面有绿眼绣。手卷末尾有御筆的落款和花押“天下一人”,

并且有御書的钤印。在很多书画作品的落款处,都会看到一些难以辨认的字符,这些类似字又不完全是字又不完全是画的“符号”,

就是所谓的“花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zyzz/1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