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信动物课堂常见犬猫传染病简介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16-11-17 10:21:00   点击数:
        

随着家庭饲养宠物的不断增加,犬猫患传染病的几率也随之升高。犬猫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成为了当下主要威胁犬猫健康的主要病症。加之,宠主对于传染病缺乏了解,在发病初期,病症表现不明显,往往会贻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造成病症加重,救治困难。所以,今天我们为各位宠主简单介绍一些犬猫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基础病症。

          

犬的常见传染病

      

1

犬温热病毒感染

    

1.病原体

犬瘟热(caninedistemper,CD)是由于犬感染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virus,CDV)而患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犬所患的各种疾病中无论是传染强度、病情的严重程度上都是犬类最严重的疾病,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2.临床症状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犬瘟热症状初期狗的体温高达39.5~41摄氏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但有些狗特别活泼或特别安静,导致主人难分辨病症,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打喷嚏,有腹泻。

在以后2~14天内再次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有脓性鼻涕、脓性眼屎这时候已经是犬瘟中期了。同时继发胃肠道疾病,呕吐、拉稀,食欲废绝。精神高度沉郁,嗜睡。犬瘟热发病后期就会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口吐白沫,抽搐,难治难度大。

3.易感动物

自然条件下,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哺乳仔犬由于可从母乳中获得抗体,故很少发病。通常以2月龄至1岁的幼犬最易染。并有向低龄发展的趋势。“2个月~3岁犬”、“大于10龄犬”易传染。

迄今为止,尚未能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实犬瘟热病毒可以感染人。因此,直到目前我们可以确切的认为犬瘟热病毒不能感染人。

      

2

犬细小病毒感染

    

1.病原体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Parvovirus,CPV)引起的一种主要以出血性肠炎或心肌炎为临床表现的烈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3-5天,多发生在刚换环境后(如新买的幼犬),洗澡、过食均能诱发。世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多数呈现肠炎综合症,少数呈现心肌炎综合症。

2.临床症状

肠炎型

肠炎病犬初期精神沉郁,厌食,偶见发热,软便或轻微呕吐,随后发展成为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起初粪便呈灰色,黄色或乳白色,带果冻状粘液,其后排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血便。病犬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被毛凌乱,皮肤无弹性,耳鼻,四肢发凉,精神高度沉郁,休克,死亡。从病初症状轻微到严重一般不超过2天,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周。

心肌炎型

多见于4-6周龄幼犬,常无先兆性症状,或仅表现轻微腹泻,继而突然衰弱,呻吟,粘膜发绀,呼吸极度困难,脉搏快而弱,心脏听诊出现杂音,常在数小时内忽然(可能由于急性呼吸抑制)死亡。

      

3

犬冠状病毒

    

犬冠状病毒病(Caninecoronavirus)是由犬冠状病毒(CCV)引起的使犬发生程度不同的胃肠炎症状的传染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多发,该病常与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及其它胃肠道疾病混合感染。

犬冠状病毒可感染所有品种和各种年龄的狗(以幼犬受害严重),使狗产生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临床上出现频繁地呕吐、腹泻、沉郁、厌食,临床症状消失后14~21天仍可复发,是目前危害狗狗健康的恶性传染病之一。

该病潜伏期1~8天。本病传染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一般先表现嗜睡、衰弱、反复呕吐,以后粪便由糊状、半糊状至水样,橙色或绿色,含黏液或血液,发烧或不发烧,白细胞减少,迅速脱水,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死亡率降低。有的病例不表现临床症状。犬冠状病毒常和细小病毒一起混合感染,构成犬腹泻大流行。

      

4

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所引起的犬科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犬传染性肝炎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的幼犬,成年犬很少发生且多为隐性感染,即使发病也多能耐过。幼犬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自然感染犬传染性肝炎的犬潜伏期7天左右。最急性病例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后数小时内死亡。急性病例有精神沉郁、寒战怕冷、体温升高40.5℃左右,食欲废绝、喜喝水,呕吐、腹泻等症状。亚急性病例,症状反应较轻。上述急性期症状出现较轻外,还可见贫血、黄疸、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特征性症状是在眼睛上,出现角膜水肿、混浊、角膜变蓝。临床上也称“蓝眼病”。眼睛半闭,羞明流泪,有大量浆液性分泌物流出,角膜混浊特征是由角膜中心向四周扩展。重者可导致角膜穿孔。恢复期时,混浊的角膜由四周向中心缓慢消退,混浊消退的犬大多可自愈可视粘膜有不同程度的黄疸。

      

猫的常见传染病

          

1

猫瘟

    

猫瘟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是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为猫细小病毒。临床表现多以突然发高热、顽固性呕吐、腹泻、脱水、循环障碍及白细胞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

疫苗接种不全或未接种的猫容易得猫瘟,尤以3-5月龄的幼猫最多。母猫如果在怀孕期感染,会造成死胎、流产和初生小猫出现神经症状。

猫瘟热潜伏期为2-9天,临床症状与年龄及病毒毒力有关。幼猫多呈急性发病,体温升高40°C以上,呕吐,很多猫不出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有的可能会表现出脊髓型共济失调的症状。

6个月以上的猫大多呈亚急性临床,首先发热至40°C左右,1-2天后降到常温,3-4天后体温再次升高,即双相热型。

病猫精神不振,厌食,顽固性呕吐,呕吐物呈黄绿色,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粪便粘稠样,当出现腹泻时,说明动物已处于疾病后期,粪便带血,严重脱水,贫血,严重者死亡。各年龄的猫均可感染。多数情况下,1岁以下的猫易感,感染率可达70%,死亡率为50%~60%,5月龄以下的幼猫死亡率最高可达80%~90%,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群养的猫可全群爆发或全窝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发。

      

2

猫鼻支

    

猫鼻支即为猫的病毒性鼻气管炎病又称为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猫的上部呼吸道感染性非常强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猫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猫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喷嚏、流泪、结膜炎和鼻炎为特征。本病的病原为猫疱疹病毒Ⅰ型。本病毒主要感染仔猫,病毒经鼻、咽、眼分泌物排出,经飞沫感染,发病率%,死亡率为50%,成年猫一般很少发生死亡,潜伏期一般为2~6天。患病猫病初体温升高,精神萎靡,打喷嚏,咳嗽,流泪和流鼻涕,鼻涕最初为透明的浆液性,以后逐步变为粘液性、脓性分泌物。仔猫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部分病猫转为慢性,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和鼻窦炎。怀孕母猫可引起流产、死胎。

      

3

猫传染性腹膜炎

    

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感染猫冠状病毒而引起,且传染率非常高。传染途径虽不很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经口鼻感染。病毒携带猫会由粪便排毒,带原猫会由粪便排毒传染同居的猫;少数可经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机械途径传染。一般而言此病毒显得相当脆弱,大部份的消毒剂都能将之杀灭。

本病易发于四岁以下的年轻成猫,尤其常发于群聚饲养的猫群。病程可能是突发性(幼猫较常发生)或缓慢且持续数周。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差、体重下降、持续发烧(39.5~40.6度:黄昏时较高,入夜后会慢慢下降)。

      

4

猫杯状病毒感染

    

猫杯状病毒感染是猫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即精神沉郁、浆液性和粘液性鼻漏、结膜炎、口腔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伴有双相热。猫杯状病毒感染是猫的多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3天,初期发热至39.5~40.5摄氏度。症状的轻重依感染病毒毒力的强弱不同。口腔溃疡是最显著的特征,口腔溃疡以舌和硬腭、腭中裂周围明显,出现大面积的溃疡和肉芽增生,病猫进食困难。病猫精神欠佳、打喷嚏,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增多,流涎,眼鼻分泌物开始为浆液性、4~5天后为脓性,角膜发炎、羞明。

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性或湿性罗音,三个月以下幼猫可因肺炎致死。杯状病毒感染如不继发其他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细菌性感染,大多数能耐过,7~10天后可恢复,往往成为带毒猫。

      

以上就是常见的犬猫传染病的临诊特征,希望各位宠主们时刻







































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zyzz/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