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
从年起,江西省开始向非洲的突尼斯、乍得派出医疗队。40多年来,全省累计派遣医疗队37批人次,为受援国提供服务万人次,填补了当地几十项技术空白。其中,我们二附院共派出了51人。
本期南昌大学二附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每月一讲活动邀请到了我院援乍得医疗队员刘繁荣、援突尼斯医疗队员袁爱梅、俞益丰作为二附院援非代表,为大家带来了他们在非洲援助医疗时艰苦奋斗的故事。援非之路上,充满危险、困难、艰苦、坎坷。然而,作为一名中国医者,他们牢记使命、无私奉献,忠诚地把中国医者的医技医德带给了非洲人民,把人道主义精神和世界和平使命带给了非洲人民,使数以千万计的患者摆脱了病患之苦。他们用自己的援非之路,向我们诠释了“医者无界,大爱无疆”。
乍得第一张病理切片诞生记刘繁荣,第11批中国援乍得医疗队,执行医疗援助任务16个月。
乍得地处非洲中部,面积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多万,平均寿命只有40多岁,被称为“非洲死亡中心”,医疗卫生状况非常落后。
刘主任从事病理工作20多年,对远赴乍得要同时做好病理技术员和病理医生的工作充满信心,但种种困难彻底颠覆了他在国内的预想。
病理切片的制作从取材开始,这里没有取材台,更不要说有通风良好、专门的取材室,只有一个有自来水龙头的房间,于是他建议院方——砌一个水泥台面、安装排气扇,以解决病理取材问题;医院申请购买桌椅,院长将自己的一套桌椅给了病理科。医院经济困难,其他科室也是如此。刘主任反复思索、灵机一动——用许多矿泉水瓶捆扎在一起、放入水池、上面再放砧板,这样取材“切肉”,冲洗清洁也都比较方便,解决了取材台问题;室内用电扇朝门外吹风,解决了取材时的通风问题。
接下来更令人头痛的问题远不止如此:为保障病理设备的正常运行,首先得解决这里的停电问题。因乍得电力供应原因,电压不稳且经常停电,经过多次与院方沟通,终于买到了稳压器和断电保护器,他与电工一道,动脑筋、想办法,将设备与稳压器、断电保护器相连接,从而保障设备的电力需求。因电压不稳,包埋机电路板又出现故障,乍得无法修理,刘主任想到用不锈钢杯子融化石蜡,包埋蜡块,切片、染色,历经40多个复杂的步骤,病理金光闪闪的“HE切片”终于制作出来了,同事们都露出满意的微笑,他们异口同声地说“pasfacile(不容易呀)!”自此,乍得的第一张病理切片正式诞生啦!
小小卡片,医者仁心
袁爱梅,第23批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执行医疗援助任务12个月。
医院,西迪省位于突尼斯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广人稀,大约五十万人口,医院缺医少药,设施陈旧,放射科仅有一台16排CT,医院最昂贵的设备,还有一台老旧的超声仪,不能采集图像已经很多年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里没有当地的影像科医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袁主任打算在全院讲一堂课,让临床医生特别是急诊科医生掌握超声和CT的适应症,学会正确申请影像检查。她还把课件内容制作成简单明了的卡片,计划放在急诊科的每个诊室供参照,放射科主任说会积极推动这个计划,但事实上推动的过程需要层层上报,等待意味着无限期,“卡片行动”被卡住了。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医院唯一的一台CT机出现故障之后,情况出现了“转机”。由于CT长时间未能修好,患者要么到车程至少3医院就诊,医院就诊,一个部位的CT检查费用是-第纳尔(折合人民币约-元),而突尼斯一个中等月收入是-0第纳尔,这明显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时还会贻误病机,增加医疗隐患。当省卫生局和国家卫生部得知了CT机是因为不合理使用而“累”坏的时候,医院又想起了那些小小卡片。从此,卡片出现在了急诊科医生诊室,还陆续出现在门诊及住院部的医生办公桌上。通过“卡片行动”,检查秩序改善了,阳性率明显提高了,患者不必要的费用减少了,影像医生的付出更有价值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她花了四到五个月的时间,按解剖部位系统地规范影像报告,由常见病到疑难病,用法语的惯用表达和专业表达,整理、补充、完善了报告内容,创建了报告模板。有了规范的影像报告,她就可以与临床医生便捷高效地交流,也为后续影像医生开展工作减少了困难,提高了放射科的诊断水平。
发扬大爱无疆的白求恩精神
俞益丰,第23批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执行医疗援助任务12个月。
在突尼医院,他仍是一名眼科医生。当地病人多,医院排队预约需要近3个月,由于医疗技术落后,医疗设施不齐全,对援非医疗人员也是一个考验,增加了诊疗的风险和手术难度。比如说翼状胬肉手术还是做转位手术,白内障手术当地只做大切口的手术,手术使用的显微镜器械都没有完整的,唯一的一套器械也已经使用了1年多了,角膜剪都无法剪,系线镊夹不住线,面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带来的困难,他总会想到办法来解决。
科室的Dr.chariz医生,是一名年轻的医师,她有一名60多岁男性患者。在20年前,该患者干农活时不慎碰伤左眼下眼睑,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缺乏,未得到及时治疗。近一年多来,患者的左眼反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医院转入医院就诊,检查时发现左眼下眼睑瘢痕性收缩,疤痕18*4mmm,眼睑外翻暴露,睑缘延长,结膜充血,粗糙、肥厚。角膜下方可见角膜溃疡,形态呈地图形,范围约5*3mm,深度达浅层基质,溃疡边缘有新生血管侵入,其他未见明显的异常,眼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眼部B超提示:眼眶组织未见异常,眼球内未见异常。由于该患者外伤时间较长,角膜长期的暴露,已经严重的影响视力,眼睑瘢痕形成广泛粘连,无法做原位带蒂原位皮肤瓣转位,需要从耳后部位取游离的皮肤瓣,手术难度极大。此时的他感到作为一名医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病人缓解病痛,因此他迎难而上。最终确定由他主刀,Dr.chariz医生配合实施瘢痕性睑外翻切除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术。
虽然,这些手术在中国的眼科是常见手术,但是在突尼斯这个物资匮乏、缺医少药的地方,能够顺利完成援外任务,医院里多年的刻苦锻炼。在第二届中国医师节到来时,医院的院领导程书记和刘院长对援非医疗队通过视频远程慰问。当突方的医生得知这是中国的医师节时还送给他一个珍贵的礼物---一封感谢信,在这个医师们自己的节日里,祝福中国医生们节日快乐,也感谢了俞主任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并且手把手的教她做手术。
世界上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路将我们的地球村串联起来,然而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讲,我们都拥有一条相同的路,那就是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和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奋斗。
在这条路上,有一群特殊的“和平天使”,他们跨越国界、民族、肤色和信仰,他们不忘初心,用大爱和真诚托举着世界人民的健康梦。
供稿:刘繁荣、袁爱梅、俞益丰、沈蓉蓉、祝越
编辑:祝越
审核:罗菁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