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近视13年的我做激光近视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1-3-27 8:25:26   点击数:
  

写在前面

本分享从个人经历出发,已尽最大的努力从各种途径求证,去说明一些情况。但非专业科普,不保证百分百正确,还请大家多方面查证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去考虑手术的需求。

手术概况

1

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2

花费-术前检查1.5k,手术费用21k,术后用药和复诊共数百,合计约23k

3

流程-

4月15日术前检查(约4h)

5月16日手术时间-术前准备约1h,术中25min,术后处理15min

(真正有痛感的过程约5min,就几下锐物在眼球刮过的感觉,很快就过去了。)

5月17日术后第一天复查领药-30min

5月27日术后10天复查领药-30min

(视力左眼1.0,右眼1.2)

6月17日术后一个月复查领药-30min

(视力左眼1.2,右眼1.5)

术前:

11岁近视度,大学度开始不能离开眼镜生活。术前双眼近视度,近视历史13年。

术后:

术后视力左眼1.2右眼1.5,与普通人视力无异。

恢复良好,现在已8个月,除了天气干燥,用眼过度时,眼睛容易干涩外,无其他不良反应。

很多人都问起我这个手术,口述比较细碎。所以在这里分原理解释(近视的原理、手术的原理、我选择的理由),手术过程(术前检查、术中过程、术后复查),以及恢复效果3大部分给大家讲一下。

原理

近视的原理

(搜集整理的资料,大家可滑动阅读)

眼睛工作的原理是光线通过时,睫状肌调节晶状体,让事物清晰成像的出现在视网膜上,传输到大脑中。当我们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曲率变化,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此时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将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

只看近处物体,晶状体长期处于收缩变厚变突的紧张状态,使得睫状肌无法正常地调节晶体的厚度。由于晶状体变厚产生的压力和拉力,把眼轴撑长,把眼球拉扁,眼球从圆形变椭圆形。

最后结果:晶状体明显变厚,屈光度变高,而睫状肌长期疲劳,失去有效的调节能力。看远处时,感光成像落于视网膜前端,成像模糊,只有看近处才清晰,变成了所说的近视眼。(除遗传性,大部分人的近视属于轴性近视,即眼轴延长,眼轴长度超出正常范围。)

我们的近视眼镜其实就是是凹透镜设计,就是中和晶状体变凸的部分,共同作用还原清晰成像。其他方式也是针对这突起的部分做的处理,达到清晰成像的目的。(如激光手术就是用微创的方式削平突起的晶体部分)。

手术的原理

一般矫正近视的手段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hbwh/12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