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离世捐献遗体器官ldquo希望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1-9-7 12:43:23   点击数:
  

逝世后捐献遗体、器官

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和帮助有需要的人

有这样一对党员夫妻

他们共同签下遗体捐献协议

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一名老党员的遗愿“希望能为社会做最后一点贡献。”刘祝舒生前是一名共产党员,早在16年前就签订了志愿无偿捐献遗体志愿书。3月11日,80岁的刘祝舒老人不幸因胃癌医治无效逝世,家人遵照其生前遗愿,将其遗体捐献给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同济医学院,两片珍贵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遗体用于医学科研教学,眼角膜将会为至少两位角膜盲症患者带去光明。

(捐赠者遗体交接协议书)

一生平凡爱岗敬业刘祝舒年生于湖南益阳,生前为人温和、谦逊,与人为善。年就职于武汉钢铁公司,一生又红又专,工作上任劳任怨,历任行政科书记、厂办公室主任、防尘车间书记。在工作期间,刘祝舒因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退休后65岁主动到武汉市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书。“退休后母亲也是闲不下来的,每天都会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和阅读报纸,关心着社会发展,有些国家大事她有时候比我们还了解的更清楚呢!”儿子段江华回忆道。16年前就签订了捐献协议“半年前母亲就被确诊为胃癌了。”据儿子段江华回忆,当时确诊后母亲也不愿进一步治疗,怕给儿女造成麻烦,年前母亲又摔了一跤,去医院进行了盆骨置换术,病情也就越来越严重了。段江华说,“他们老一辈也都有着艰苦奋斗,不怕辛苦、舍己为人的精神,也是出于老党员他们自己的信仰吧,父母早在年的时候就签订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希望自己在离开人世后,能为社会做最后一点贡献。”当得知父母有捐献遗体想法时,家里都理解也尊重他们的决定。生命延续,精神传承

年3月11日,刘祝舒安详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3月14日,刘祝舒的眼角膜成功帮助到一位左眼角膜穿孔患者重获光明。

据统计,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自年9月1日成立以来,已成功实现了多例角膜捐献,并成功帮助实施余例角膜移植。

爱尔眼库爱尔眼库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力”的活动开展而建立的,其中心任务是采集、筛选、处理、保存、研究角膜材料及其它眼组织,并将这些优质、安全的供体材料提供给角膜移植手术医生,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成立以来,已实现了多例角膜捐献,成功帮助余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推动了湖北地区角膜捐献事业的发展和角膜病治疗水平的提升。

武汉市红十字会爱尔眼库是爱尔集团眼库联盟的重要成员,医院集团于年5月成立第一家爱尔眼库,目前已在长沙、武汉、成都、重庆、沈阳、南宁、兰州、济南、贵阳、石家庄成立了10家专业红十字会眼库,并携手各地红十字会成立了33家红十字会角膜捐献登记接收站。爱尔眼库正逐步形成一个服务全国的眼角膜接收分配平台。

截止年底,爱尔眼库在全国范围内已接受角膜捐献志愿书0多份,帮助多位角膜盲症患者重见光明。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专程前来我院视察角膜捐献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

-6505

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hbwh/1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