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机用了不到一个月,电池就起了鼓包,即将上高一的16岁少年小林本想用网络上教的方法给手机“治病”,结果电池爆炸,致使其眼角膜被炸伤。8月26日,小医院治疗,目前仍在观察中。
针刺电池鼓包致爆炸小林出生在莆田,从小跟随父母在南平读书。今年暑假,小林回莆田度假。8月初,姑丈送了一部新手机给他当升学礼物。小林把玩了几天,发现电池越来越不耐用,1分钟可用掉30%的电量。他检查手机发现,后面的电池起了个鼓包。
8月26日,小林通过网络搜索,查得用针扎包,即可消除鼓包,电池可恢复正常。出于好奇,小林便作了尝试,但他刚把针刺进去,电池就爆炸了,一种液体从里面喷出来,喷进他的眼睛,引发刺痛,眼周也粘上了黏糊糊的胶状物。
医院眼底眼外伤二科主任肖韬诊断,小林的情况为“化学类烧伤眼角膜”。肖韬先为他做冲洗等应急处理,随后营养角膜,滴抗炎抗感染的眼药水,目前仍需观察眼角膜情况。
不要轻信“网络经验”据了解,小林的姑丈过去从事手机维修和售卖生意,家中库存了很多部老式国产杂牌手机。
小林使用的是一款以S英文开头的杂牌机。这些手机仿制品牌机子,因造价低,使用的配件也比较差,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锂电池,如遇电压不稳、电池频繁充电放电,电池内的化学元素容易发生反应,导致电池鼓胀。
随后,记者在网络搜索了“电池鼓包”,发现网上就有通过扎孔放气“治疗”电池的方法。
一名从事手机修理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千万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网络经验。电池鼓包后不能用针扎,里面的化学物质遇到空气后,很容易发生爆炸。如果手机电池已损坏,只能重新更换,千万不要自行维修,以免对自己造成损伤。
网络上有许许多多热心“砖家”,为你的生活提供着各方面的巧方法。但这些方法中有许多是不靠谱的。今天周宝就为大家整理出网上流传甚广的“不靠谱经验”。
养生类:1、用洗肠、断食的方法排毒养颜!
洗肠容易让肠管变粗,长时间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痹,最终导致一些人为因素疾病。如果你是超负荷工作者,断食对健康会有影响。
2、中药趁热喝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3、裸睡比较健康
被单和床单上一定会有一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触皮肤,裸睡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危险。
4、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样,喝多了不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
5、饭后马上刷牙
饭后刷牙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容易使人患上牙齿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就会出现酸、痛的症状。
育儿类:1、宝宝爬行会变聪明
并没有可靠的研究结果证明,专门的爬行训练会对大脑发育有特别的作用。有的爸爸妈妈为了让宝宝多爬,一看到宝宝站起来就横加干预,导致有些宝宝到了1岁都不太会站。
2、剖宫产导致运动白痴
准妈妈必须剖宫产时不必太纠结,根据你当时实际的情况去决定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因为对于你和宝宝来说,安全与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3、早站早走发育快
如果过早让宝宝行走,使宝宝较软的骨骼过早地承担身体重量,会影响骨盆及肢骨正常形状的形成,不利于宝宝脊柱正常生理弯曲的发育,也不利于正常步态的养成。
4、语言发育慢的是贵人
宝宝说话晚,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家长应带宝宝尽早就诊。
5、哭闹用安抚奶嘴最有效
如果长时间使用,有可能造成牙齿咬合不正等口腔问题。
偏方类:1、避孕药洗头发促生长
避孕药含有雌性激素,经常在头部皮肤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品,更会令头部皮肤萎缩,反而得不偿失。
2、花椒水治湿疹皮炎过敏
花椒水本身具有很强刺激性,会导致皮肤问题加重。
3、盐蒸橙子治疗咳嗽
患有咳嗽的人本身应尽量少吃咸食,因为咸的东西更易加重炎症。
4、醋蛋根治糖尿病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反而会增加患者食物中的总热量。
5、酱油、醋治疗儿童烫伤
酱油和醋有菌,容易引起伤口感染。
驱蚊类:1、一滴香油能驱除蚊子
香油本身不能驱蚊,而油膜驱蚊的效果非常有限。更何况,油性液体涂在身上很不舒服,得不偿失。
2、驱蚊花露水等于农药
美国儿科医师协会认为,两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使用避蚊胺含量在30%以下的产品。而超市里卖的绝大多数驱蚊花露水中避蚊胺的含量都低于30%。
3、蚊子偏爱某种血型
蚊子侦测和定位目标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热量、挥发性化学物质等因素,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不同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差异。
4、维生素B1泡水能防蚊
早在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就发现,维生素B1对蚊子落在皮肤表面的次数不会有什么影响。
5、蚊子拍死在皮肤上会感染
这种真菌只有在免疫力非常非常低的人身上才会致病,对于健康人群,这样的感染几率是很小很小的。
急救类:1、发烧捂汗——担心虚脱
当体温在38.5°C以下时,可以尝试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来降温,同时少量多次地喝些热水。有必要时,适当使用退烧药。
2、扭伤热敷——越敷越肿
扭伤后热敷,会加重出血肿胀和炎症。
3、卡鱼刺喝醋——没效
醋并不能软化鱼刺,吞咽食物还可能导致食道出血。
4、流鼻血仰头——危险
流鼻血仰头并没有止血效果,而是使血液被吞咽进肠胃。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危险。
5、溺水后把人倒过来控水——害人
溺水时进入肺部的水并不多,多数在胃部,如果倒过来控水,反而会迫使这些水进入气管或肺部,加重缺氧。
6、烧烫伤抹点香油、牙膏——胡闹
烫伤后不建议在创面上使用冷水以外的任何东西,涂抹牙膏等其他东西会存在污染创面风险。
7、昏迷掐人中——没用
医生表示,掐人中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疼痛刺激的作用,对患者的意识有判断价值,没有救治价值,掐不对反而害人。
8、异物入眼用手揉——伤眼
揉眼睛并不能有效去除异物,还可能使异物进一步划伤角膜,甚至进入更深层的角膜基质层,对眼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9、被狗咬伤拿嘴吸——玩命
被狗咬伤后,千万别用最吸!如果口腔溃疡,或有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就有被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作者:周宝
综合整理:环球网、福州晚报、益智堂、最牛新闻、青岛全搜索、百度
福建法治报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授权转载请联系:
精彩往期,不容错过
快递未保价,只赔3倍邮费?保价就能安心获赔吗?小心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