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13时许,医院弥漫着一股沉重悲伤的气息。原来,这里即将举办一场眼角膜捐献仪式。现场,一名中年男子大声痛哭,在大家的搀扶下缓缓走过来。他叫甘铁军,家住状元府小区,他要在这里捐出儿子甘惠方的眼角膜。
“我看到了,儿子就在我眼前……”说起甘惠方,甘铁军早已泣不成声。面对甘惠方的离世,甘铁军至今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儿子今年14岁,在育才中学就读九年级,学习成绩优秀,是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甘铁军哽咽着讲述悲剧前的经历。原来,11月12日晚,他们夫妻俩带着儿子在外参加活动,儿子在活动过程中不慎跌倒。情况危急,他们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但却回天无力。听到甘惠方抢救无效死亡时,他们顿时悲痛欲绝。
强忍着悲痛,甘铁军趴在儿子的耳边,轻轻地说:“儿子,爸爸要把你的眼角膜捐献出去,我相信你会同意的……”其实,这并不是甘铁军突然做出的决定,而是他们一家人的约定。两年前,甘铁军一家人在电视上看到有一名歌手死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他们觉得捐献眼角膜,是用特殊的方式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便约定以后谁先离开了,就把谁的眼角膜捐出去。
捐献:生命的另一种开始甘铁军本想着等自己不在了,就让儿子在捐献书上签字。可是,现在却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在给儿子签字……12日晚上11点多钟,甘铁军夫妇做出了感人的决定,将儿子的眼角膜捐出,并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当晚联系了医院,确定了为捐献者实施眼角膜摘除手术。
提到甘惠方的名字,甘铁军说,他之所以给儿子取名“惠方”,寓意是“恩惠于四方”,是教育儿子要有奉献精神。他认为,捐出儿子的眼角膜,在他人身上发挥作用,重现光明,这样他就感觉儿子还没有离开。“事发前,儿子还对我说,‘爸爸,我一定要考一次全校第一,你等着瞧吧,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好……’”说着,甘铁军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褶皱的试卷,甘惠方出事前还在做这份试卷。甘惠方学习非常刻苦勤奋,经常学到晚上11点,每次都要催促好几次,才肯上床休息。说到儿子生前的点滴,甘铁军几度哽咽。
“大爱无疆,甘惠方同学眼角膜捐献仪式”上,甘惠方的亲人、同学、老师等都来了,大家聚在一起,万分悲痛。甘铁军夫妇强忍着悲痛,在《山东省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字。市政协副主席、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乔令梅宣读完证词后,将《山东省遗体(角膜)捐献荣誉证书》递到甘铁军夫妇手中。接过证书后,夫妇俩紧紧握着,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儿子奉献换来的。正如荣誉证书上写的:受之父母,滋于人民;生前奋斗,身后捐献;传承大爱,延续生命;精神可嘉,功莫大焉。“这是儿子开心(甘惠方小名)最辉煌的时刻,他的生命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说完这句,甘铁军夫妇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放声大哭。
感动:大爱之举广为传颂谈到生前的甘惠方,他的班主任刘老师介绍,他在学校表现很突出,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对于他的突然离去,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很惋惜、悲痛。简短的告别仪式后,医院医生走进手术室,进行眼角膜摘除手术。不久,一对角膜完好无损地从甘惠方的眼睛里取出。医生向甘惠方遗体鞠躬,以表敬意。
“这种高尚的行为是具有感染力的,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遗体(角膜)捐献的队伍中来,让更多的患者获得新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甘惠方捐献角膜让需要的人能够复明,这种善举令人深受感动。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生命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彰显了生命的意义。目前,我国因各类角膜病致盲致残者约有多万人,角膜移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市登记的角膜捐献志愿者为22人,其中10人已完成捐献。在已完成捐献的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77岁,甘惠方是完成捐献的年龄最小的志愿者。
甘惠方的不幸离去,不仅让其亲人、同学、老师等悲痛不已,也让善国大地的人们充满了心疼和不舍。大爱、奉献……甘惠方一家的义举诠释了红十字会精神,而这种大爱精神也感染了更多的人。很多市民得知消息后,纷纷表示,他们得知甘惠方眼角膜捐献事迹后,内心一直无法平静,并将这个故事告诉身边的人,大家都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向善的力量。
白癜风有什么特效药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