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眼科原创资讯
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近年来玻璃体切割手术已经成为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最近有报道玻切联合°光凝的病人易出现神经营养不良性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既往研究也发现网脱行巩膜扣带术后,角膜敏感度下降,理论研究证实这主要是因为赤道部的睫状长短神经受压或损伤,这些神经最终分布于角膜基质及角膜表层上皮。神经受损不仅会影响感觉传入,还导致上皮细胞必须肽的缺乏,上皮细胞的坏死将影响角膜表层泪膜的覆盖,一系列浸润性疾病接着发生。那么,同样的道理,全视网膜光凝可能也会引起睫状神经的损伤,最终影响角膜状态。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NAcim教授选择了15名网脱行玻切及全视网膜光凝术的病人及15名黄斑孔行玻切手术的病人进行角膜基质下神经丛密度、角膜上皮厚度及中央角膜敏感度对比。结果果然如我们预料的那样,术后6个月,全视网膜光凝组神经密度、角膜上皮厚度及角膜敏感度都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74.3%,4.7%,56.6%。而黄斑裂孔组,手术前后没有明显区别。进一步深入分析,基质下神经密度的下降程度与角膜上皮厚度及角膜敏感度下降程度是相关联的,神经密度是影响上皮厚度及角膜敏感度的上一级因素。角膜敏感度下降程度与角膜上皮厚度的改变没有明显相关性。视网膜激光总能量越高,术后角膜神经密度越低。
----此外,相关研究发现在一些高危人群,例如糖尿病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角膜神经营养不良及溃疡的概率相当高,术后角膜上皮厚度下降达10.6%。研究者认为眼科医生应该避免过度的视网膜激光治疗,尤其是有全身基础病的高危人群,术后应该积极评估角膜敏感性以确定是否存在角膜知觉过度丧失。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提前对角膜神经营养性溃疡采取预防措施。
----看完这篇研究后,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改变是一过性的还是永久性的?需要进行全视网膜光凝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如何安排激光治疗进度及治疗间隔?等待未来更多深入的研究!
Ophthalmology.Oc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