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复合型人工角膜项目启动新诚生物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0-11-6 23:44:39   点击数:
  百姓放心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71020/5777887.html

3月27日,由广东博与再生医学有限公司和中山大学联合主办,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诚生物)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角膜再生性材料制备暨有序组装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项目启动会暨进展汇报,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成功举办。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郭伟,广东省科技厅副调研员班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科技处处长黄小珍,本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王智崇等领导、专家及企业家们出席了本次活动。现场,在相关报告和互动之后,还举行了简洁的项目责任专家及项目专家的聘任仪式。

(图1:与会领导及专家合影)

据了解,本项目共有4个课题,由6家单位共同承担,其中高校方由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启动会除了首席科学家报告、4个子课题报告外,还设置了项目绩效评价、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专家们现场进行了简要的交流,并于活动后集体参观了中大-新诚产学研合作基地新诚生物。

与会领导对参与本项目的专家们,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国家把这个项目交给我们,对我们来说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项目组有实力雄厚的人才团队,有信心做出全世界最好的新一代复合型屈光性人工角膜。”王智崇教授表示。

(图2:与会嘉宾致辞现场)

复合型屈光性人工角膜在中国诞生机率最大

据了解,法国眼科医师PellierdeQuengsy于年首先提出将玻璃片植入混浊角膜以恢复视力,Weber于年首次将一片水晶玻璃植入患者角膜。从他们开创了人工角膜植入史以来,人工角膜的研究发展经历了多年,从硬质PMMA有机玻璃、软质高分子材料、脱细胞角膜基质发展到目前的复合组织工程角膜,发展历经4个时期,无论在材料设计、制作工艺、手术技巧,还是术后处理都有新的发展。

“新一代复合型人工角膜,是一种兼具光学屈光度和优良组织相容性的复合型人工角膜,在治愈患者的角膜疾病的同时,还能带给患者优异的术后视力。”与会专家介绍称。

在临床需求方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万的角膜盲患者,中国约万,且每年新增10万多患者。

(图3:会议报告现场)

“新一代复合型人工角膜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新诚生物董事长曾晨光博士在致辞中称,“因为基于这么多年来这么大体量的病人和医学的研究,在全球来说,中国的医生对角膜患者病症的了解是最到位的。同时,中国在工程学和材料学的多年积累与沉淀,到现在正是发力的时候。”

人工角膜研发核心在于材料突破

以产品为导向,以高校为中坚,以企业为依托,项目团队共同开发功能性人工角膜,“关键在于材料的突破”。专家称,在角膜再生性材料制备及有序组装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的项目中,材料是人工角膜开发最核心的一项技术。

“我的导师全大萍教授,包括我的团队在材料学研究方面有十多年的积累,之前参与过非常多的项目,而且,公司也有一系列的产品,所以,我们特别有信心和大家一起解决这个课题中间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这个计划,最后能产生新一代复合型的屈光性人工角膜,它将会是中国制造的全新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作为本次项目的课题骨干成员之一,曾晨光博士表示。

据悉,作为本次项目的参与单位之一,新诚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生物材料和医用高值耗材研发及产业化的公司。在材料研发领域,基于临床需求,新诚生物协同产、学、研、医、金力量,在核心产品基础上,这些年已打造出系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如高强度聚酯加工技术平台、高活性植入材料应用技术平台、聚丙烯酸酯合成技术平台等,基于此又衍生了系列产品,并系统掌握了关键加工工艺,可广泛应用于眼科等科室。

(图4:聘任仪式现场)

会议现场,王智崇教授聘任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欧阳宏伟,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赵建国为项目责任专家,聘任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金岩,中山大学教授全大萍,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吴欣怡,医院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王大博,北京岳桦集团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中国注册会计师、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财务评审专家陈晓明为项目专家。

声明:文章版权属于本号,转载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tjyy/11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