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市井财经专栏作家叶克飞
前段时间雾霾天气,见到许多健康提示,其中有一条比较冷门:雾霾天不适合戴隐形眼镜。
一时好奇,查了一下隐形眼镜,发现它的历史居然已经超过了一百年。记得小时候,隐形眼镜刚刚在大陆市场出现,电视广告上常见,还觉得这玩意儿很神奇,但要在眼睛里放一片东西,却始终不愿尝试。但对于许多不喜欢戴眼镜又不得不戴眼镜的人来说,隐形眼镜是最好的选择。
隐形眼镜的历史
第一个提出隐形眼镜的人是谁?你想也想不到,原来是本来明明可以做个发明家,结果却跑去画画的达·芬奇。当然,他并不是隐形眼镜的发明者,仅仅是概念的提出者。
话说年的一天,达·芬奇不知道搭错了哪条筋,把脑袋伸进盛满水的半球型玻璃缸向外看,发现原本看不清的物体变得清晰。他虽然并未将之与矫正视力联系起来,但以玻璃表面替代角膜光学功能,恰恰是隐形眼镜的原理。达·芬奇还以此为设想画了草图,被视为人类最早的关于隐形眼镜的记述。年,笛卡尔也有类似建议。
在达·芬奇的启发下,人们设想了无数方案。有人提议可以将充满水的软管直接附着于眼球表面,但是这让人根本无法眨眼。还有人提议将软管隐藏固定于眼皮之下,并在其中填充以动物胶质,这简直是一个疯狂的念头。事实证明,各种设想都无法付诸于实践。
隐形眼镜的真正发明,要继续往后推两百多年。年,德国眼科专家阿道夫·菲克将玻璃镜片制成大于角膜的角巩型镜片,用于矫正视力。这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副隐形眼镜,俗称巩膜透镜。同期的医生奥古斯特·穆勒也制造了类似的东西,按照他的描述,这种镜片可以符合自己的眼睛比例,但嵌入眼睛后不久就产生剧烈疼痛,当然,它确实可以让人看得更清楚。
当时的最大难点在于隐形眼镜如何与眼睛贴合,唯一办法是将人的眼球形状拓下来当模子。当然,这事儿既不准确,还不舒服,也很危险。而且这种隐形眼镜就算戴上了,也会滑来滑去,很容易脱落。如果不会滑来滑去,也不要高兴太早,因为很可能卡在眼睛里拿不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玻璃太大太厚,很难带来舒适感,而且眼角膜原本是直接从空气中汲取氧气,但玻璃不透氧,会给眼角膜带来巨大问题。
玻璃不靠谱,就必须依靠新材料。年,被称为“有机玻璃”的PMMA合成材料被发明,给隐形眼镜提供了契机。年,有人使用PMMA为材料,制造出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
年,美国视光师凯文·托赫发明了第一款可以量产的PMMA隐形眼镜。他将镜片边缘抛光,使镜片更小,而且即使眨眼后也能保留在原来位置。因为小而薄,它可以相对舒适地戴一整天,宣告了能临床推广并作为矫正患眼屈光不正的隐形眼镜真正诞生。
当然,因为这种材料仍然不透氧,而且会磨损眼角膜,长期佩戴还是会导致眼部问题。
此后,人们又在反复试验新材料。年,捷克化学家奥托·特勒研制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材料,同时开发了这种材料制成的软性隐形眼镜,这种材料很适合眼球内的湿度,与普通硬镜相比,这种素材柔软、异物感少、濡润性好,有一定透气性能。年,现代透氧性的RGP材质被发明,隐形眼镜也得以实现技术跨越。
年,量产软性隐形眼镜首先在美国上市,开拓者是大名鼎鼎的博士伦。上世纪80年代,有色隐形眼镜、抛弃型隐形眼镜和长戴型隐形眼镜相继发明。其中,视康公司在年研发出第一副矫正散光隐形眼镜和第一副有色隐形眼镜,强生公司在年研发出抛弃式隐形眼镜,都堪称标志性事件。
如今,玻璃材质的隐形眼镜早已成为历史,而薄薄一片隐形眼镜,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心血。
中国隐形眼镜行业:已经发展三十多年
早在年,上海吴良材眼镜店就率先引进了国外生产的隐形眼镜,当然,还是那种古老的玻璃镜。
年,上海医学院与上海眼镜二厂联合研制生产出中国最早的自主生产隐形眼镜,当时的材料是PMMA。到了20世纪70年代,它们再次联合研制出中国第一副软性隐形眼镜。
年起,博士伦、卫康、视康和强生等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从此开始巨大发展,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更快。年,中国隐形眼镜的产量还在2.4亿片左右,到了年已经超过11亿片,市场规模达到七十多亿元。至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6%,远高于世界2.5%的平均增长率。目前,这个市场已经达到百亿规模。预计到年,这个市场将增长至近亿元。
从品牌上来说,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隐形眼镜的技术门槛很高,山寨难度很大。
说起隐形眼镜,因为早年广告的缘故,很多人对博士伦印象最为深刻。这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创办于年,也是雷朋太阳镜的发明者。年,博士伦开始生产隐形眼镜。年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合资的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公司。不过按照行内人的说法,博士伦是一款大众品牌,并非最顶尖的品牌。它的强项是市场推广出色,知名度很高,但主要走低端路线。
目前全球隐形眼镜市场份额的前三名,是视康、强生和库博。在国内来说,海昌和卫康也是相当知名的品牌,源于英国的奥克拉、年在韩国成立的百事康、年创办于新加坡的菲士康等都有一定市场。
其中,视康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代硅水凝胶隐形眼镜,强生产品不多但品质出色,库博的多焦点角膜接触镜(散光)则是全球第一。
从材料上来看,隐形眼镜大致分为软性和硬性。国内目前不论长期(半年抛/年抛)还是短期(日抛/月抛)佩戴,绝大部分都是软性接触镜,而欧美和日本等则在长期佩戴上多选择硬性接触镜。硬性接触镜最大的优势就是透氧性好,长时间佩戴角膜缺氧程度大大降低,是较为安全的一种接触镜。之所以在国内没有普遍使用,主要是因为价格贵,一副年抛甚至达到数千元,此外验配要求也高。
从全球不同更换周期隐形眼镜的比重来看,月抛占比最高,达到42%,日抛则为38%,周抛15%,季抛4%,年抛1%。
从区域市场来看,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都以日抛为主,日本几乎没有年抛和季抛镜片。
隐形眼镜的增长,一是因为六亿多人近视这个庞大基数,二是因为线上市场的增长迅速。不过最关键的,还是隐形眼镜不仅仅有矫正视力的功能,目前也承载了时尚功能。
据了解,隐形眼镜除了可以矫正视力之外,有色隐形眼镜还可以掩盖角膜白斑,改善仪容。各类美瞳、彩色隐形眼镜的出现,都成为时尚新宠。年,彩色隐形眼镜在隐形眼镜市场的比重为6.5%,年已经达到18.3%,并且仍然在迅速增长中。
目前,因为电商平台的运作,强势品牌的介入,隐形眼镜领域已经出现了不少网红品牌和单品。这个既能满足近视群体刚需,又能满足美妆界要求的小玩意儿,未来会有更大的空间。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商务合作联系方式: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