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诊疗常规标准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16-11-24 1:16:19   点击数:
  手术适应症

一般来说,除晶状体脱位,几乎所有类型的白内障均可作囊外白内障摘除术

特别适用:

1.成熟或接近成熟的老年性白内障。

2.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发生玻璃体脱出或玻璃体于角膜粘连引起的角膜水肿。

3.眼内需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

4.30-35岁以上,已有硬核的外伤性白内障。

5.伴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6.有广泛虹膜后粘连或玻璃体情况不明的并发性白内障。

7.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发生视网膜脱离或手术眼过去患视网膜脱离。

8.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术时发现晶状体悬韧带特别强韧或术后发生瞳孔阻滞者。

手术禁忌症

1.晶体脱位或半脱位。

2.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不适合做白内障摘出手术者

手术方法

1.开睑开睑器开睑或缝线开睑

2.做上直肌牵引缝线用闭合的单齿镊在12:00方位顺结膜面向上距角膜缘8mm处夹住上直肌的肌止缘,使眼球向下转,然后在肌止缘的肌腹穿过1-0丝线,过针时缝线的针尖切勿刺向巩膜,以免穿破巩膜,拉紧缝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巾上。

3.做结膜瓣做结膜瓣以12:00方位为中心,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约°范围,然后向穹窿部方向做钝性分离,暴露上方巩膜约3~5mm宽,烧灼器进行表面烧灼止血。

4.做角膜缘板层切口以12:00方位做角巩膜垂直-倾斜板层切口,深度约1/2厚度,切口长度根据术前晶体核大小加以估计,一般为°弧度。

5.截囊(连续环形撕囊法)粘弹剂维持前房下,截囊针在前囊中心穿刺,撕囊镊伸入前房将前囊做环形撕开并拉出,将前囊膜撕开成一个无锯齿状缘的光滑圆形切口。

6.延长切口用角膜剪的钝头刀页插入前房,根据晶体状体核的大小确定切口长度,并使内外切口大小一致,切口通常为°弧度。

7.挽出晶体状体核挽出晶状体核前降灌注液注入晶状体前囊下,或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核之间,用水压作用使晶状体核松动,在粘弹剂维持前房下,右手持斜视钩(或类似器械)压迫6:00方位的角膜缘内侧,使已经游离的晶状体核上方翘起,注射斜视钩不可沿角膜滑动,以免角膜内皮与晶状体核接触导致内皮损伤,右手操作同时,左手持镊子轻压切口后唇,使切口呈鱼嘴样张开,晶状体核载双手协同作用下,缓缓向移向切口,当晶状体核上方赤道部挽出切口,即停止对眼球的压破,以镊子或冲洗针头将晶状体核自一侧向另一侧拨动旋出切口外。

8.切口缝合以10-0尼龙线先间断缝合切口,进针深度应达3/4巩膜厚度,切口两侧深度一致进出针均距切口1.0mm,所以线结均应埋藏角、巩膜组织内。

9.清除晶状体皮质灌注抽吸针头在两针缝线之间进入前房,抽吸针头的开口始终避开朝向后方,以防抽吸时无意吸住晶状体后囊,并且注意注吸力平衡以维持正常前房深度,减少内皮损伤和晶状体后囊破裂的机会,抽吸晶状体皮质示由前向后逐层吸出,先抽吸6:00方位皮质,再按先左后右吸出两侧皮质,最好吸出12:00方位皮质,再按先左后右吸出两侧皮质,最好吸出12:00方位皮质,然后清除残留的较细皮质,皮质抽吸感觉后再补加角膜缘切口缝线,使切口闭合达到水密状态。

10.结膜瓣处理将结膜瓣向下拉,遮盖角膜缘切口,结膜切口两端以透热粘合或用缝线固定在适当位置。

术后处理

嘱患者注意休息并防止术眼受到碰撞,然而不必强调绝对卧床,宜避免进食坚硬、多骨头、及带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对术后出现疼痛、呕吐、咳嗽等症状应及时给以对症处理。术后可给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一天,如无特殊并发症存在,可开始滴眼(复方妥布霉素+双氯芬酸钠眼水),常规检查术眼的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眼压,切口的愈合情况,观察角膜有无水肿。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tjyy/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