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角膜移植术专家共识2015年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16-11-25 23:02:05   点击数:
  

艾欣瞳作为唯一替代同种异体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的生物工程角膜产品,其上市为角膜移植手术的推广提供了雄厚的后备保障。医院与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我国首个角膜移植手术培训基地,旨在推广并规范角膜移植技术,造福角膜病患者。

我国角膜移植术专家共识()发布在中华眼科杂志年12月第51卷第12期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织我国角膜病领域专家,根据角膜移植术处理顺序,借鉴欧美技术发达国家的先进诊疗规范,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参考专家实践经验,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充分讨论,达成我国角膜移植术的专家共识,以期为后续临床规范的制定提供指导性意见。

角膜移植术是一种用健康角膜组织替换患者混浊、变性、感染等病变的角膜,达到治疗角膜疾病、提高患眼视力、恢复解剖结构和改善外观的治疗手段。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全层移植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全板层和部分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带和不带后角膜基质)及其他移植方式。近年来,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的积极推动下,角膜移植术不断得到推广。我国医院较前明显增多,各类角膜移植术的数量也大幅增加。据统计,全国每年完成角膜移植术的数量约为例。尤其近年来开展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和角膜内皮移植术,良好的临床效果促使其广泛开展,但这两种手术方式的学习曲线较长,对术者的手术经验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要求较高。

至今,我国在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病史评估、术前检查、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操作技术、术后随访和手术并发症处理等尚无统一标准,眼科医师之间治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因此,适时地规范我国角膜移植术的临床行为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该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可最大程度利用好有限的角膜供体材料。共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概况):

一、病史评估要点完善的病史询问有助于明确角膜病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并为选择手术时机和围手术期处理提供重要依据。病史评估要点包括:症状、发病年龄、起病速度及病程长短、既往眼病史及全身病史和外伤史。此外,还应了解患者既往眼部和全身用药史,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用药方案;充分告知患者可能的预后。

二、术前检查要点眼部检查对于排除手术禁忌证、选择手术时机十分重要。首先要进行视觉功能评估,再进行眼表及眼附属器检查以及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合理、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并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术前准备、术式选择及手术过程(一)术前准备1.控制原发病病情。2.角膜移植术专用器械、符合标准的眼库和专业人员。3.良好的麻醉。4.角膜供体准备。

(二)术式选择理论而言,未累及角膜内皮的病变应尽可能考虑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单纯角膜内皮病变可行角膜内皮移植术;全层角膜病变可选择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成分角膜移植术的临床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术者应在增视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做好平衡,正确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并结合自身手术经验和技巧,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手术过程感染性角膜炎应充分切除感染病灶;非感染性角膜疾病应兼顾病灶大小及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来确定切除范围。1.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主要手术过程:(1)眼球固定;(2)制备植床;(3)植片缝合。2.角膜内皮移植术中应注意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主要步骤:(1)制备厚度在μm左右、带有角膜内皮细胞层的角膜后基质供体,或不带角膜基质的角膜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组织;(2)剥离病变角膜后弹力层和内皮层;(3)借助特殊推注器或者利用缝线,将植片放入前房,并在前房注入无菌空气泡支撑供体角膜移植片,使其与角膜基质贴附;(4)切口缝合l或2针。

四、随访与评估要点术后随访时间为术后ld、1周,前3个月为每月l或2次,1年内逐步过渡到l~2个月1次。无论随访频率如何控制,角膜移植术后都要告知并建议患者一旦发生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诊,考虑为免疫排斥反应发生。

五、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角膜移植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角膜愈合不良、层间积液和层间积血、角膜内皮移植术后植片脱离、感染和继发性青光眼。术后晚期并发症: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植片混浊和青光眼等。









































南昌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tjyy/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