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化名)今年16岁,是一名小小年纪就戴了框架眼镜的近视患者。由于度数一直控制得不错,近视没对他造成太大的困扰。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小明却发现自己的眼镜度数“不够用了”。
(图源网络,侵权删)
就算是配了新的眼镜,也还是戴一段时间就看不清了。通过就医,小明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发展为高度近视,还患有另一种潜在的眼病——圆锥角膜。
是什么?
圆锥角膜多发于青春期,常见于15至35岁的人群,青少年是主要的患病人群,因此圆锥角膜被戏称为“年轻人才有资格得的病。”在圆锥角膜的发生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时候只是表现为近视和散光度数的加深。
(图源网络,侵权删)
目前来说,圆锥角膜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其发生与基因、过敏体质等有关。圆锥角膜通常双眼发病,也可能单眼发生圆锥角膜,如长期单侧揉眼、不对称的环境因素刺激等都可能导致单眼圆锥角膜的发生。
(图源网络,侵权删)
得了圆锥角膜后,眼睛的部分角膜会像圆锥一样向前凸起,同时凸起的角膜慢慢变薄。角膜变薄容易引发角膜破裂、穿孔等。且圆锥角膜会导致散光度数较高、不规则,这种情况无法通过框架眼镜来得到良好的矫正,所以对于小明来说,频繁更换眼镜,也看不清。
怎么治?
通过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圆锥角膜。那如果确诊圆锥角膜,大家可以选择哪些治疗方法呢?这个问题得分几种情况来看。
1初发期完成期刚发生圆锥角膜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佩戴框架眼镜。
已经发生并形成圆锥角膜后,也可先尝试佩戴框架眼镜。如佩戴框架眼镜无法获得良好的视力,则建议使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
(图源网络,侵权删)
RGP是治疗圆锥角膜的主要工具,大部分圆锥角膜患者可以选择佩戴RGP来治疗圆锥角膜,以提高视力和控制病情进展。
2戴镜效果不佳尝试过框架眼镜和RGP后,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不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角膜胶原交联术和角膜移植术两种。
角膜胶原交联术适用于临床进展性圆锥角膜,通过增加角膜胶原纤维之间的化学链接来加固角膜,延缓疾病的进展。手术时间约20多分钟,术后恢复快,但该手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视力。
(图源网络,侵权删)
而角膜移植术是指用正常的合适的角膜来置换混浊的或有病变的角膜,适合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低于0.3,RGP矫正视力低于0.5;角膜中央过薄而无法进行角膜交联术的圆锥角膜患者,术后能够获得视力提高,同时避免致盲性并发症的发生。
3特殊情况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该患者的圆锥角膜是过敏性结膜炎所致,则需要使用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局部应用人工泪液等眼部润滑剂。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要注意眼部和手部卫生,不要揉眼。
(图源网络,侵权删)
“圆锥角膜往往发病隐匿,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早期症状易与近视加深和散光度数增大等混淆。因此,青少年如果出现视力下降,医院就诊,才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往期精彩回顾
眼轴增长1mm=近视增加度?
不想近视超过度,我可以做些什么?
近视后,眼镜要一直戴还是需要时再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