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承载着乌嘎光明和希望的角膜也从长沙空运至北京,又一次开启“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公益活动。乌嘎于6月11医院,医院院长李绍伟教授团队即刻为乌嘎进行相关检查,为手术进行相关准备工作。6月12日下午,备受大家牵挂的彝族女孩乌嘎在医院接受左眼角膜移植手术。
本次为9岁小朋友乌嘎带来光明的是10岁小女孩小虹,她在年6月9日因先天性心脏病去世后捐献了自己珍贵的眼角膜。这位汉族小女孩的角膜让彝族女孩重建光明,让身在湖南和云南的汉彝两家亲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李绍伟教授为乌嘎进行相关检查
10岁先心病女孩离世
捐献角膜和遗体
10岁的小虹家住农村,出生时就有先天性心脏病,由于症状不是很明显,加上家庭困难,医院做系统检查。但随着年龄长大,症状加重,嘴唇和四肢出现发绀,靠吃药物来减轻症状。6月9日因病情急变,小虹永久地离开深爱她的父母。在极度悲痛之时,小虹的父母提出捐献孩子的角膜和遗体。小虹的妈妈说,“我的孩子已经走了,不想让孩子白来世上一趟,捐出角膜给其他孩子带去光明,让女儿还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捐出遗体给医学院,培养更多更好的医生,攻克医学难题,让其他的孩子少受一些罪。”遵循父母意愿,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接受了小虹的一对晶莹剔透的眼角膜,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接收了她的遗体。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形态中心主任潘教授感叹“生命因只有一次而显得宝贵,这位短暂生命的小女孩以角膜为他人带来光明,以身体诠释人间的大爱与希望”。珍贵的供体角膜从长沙顺利运抵北京9岁女孩右眼通过移植复明
左眼等到合适角膜
9岁的乌嘎,是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烂泥箐乡马井子村留守儿童。出生三个月时,她患上了双眼角膜白斑,但由于家庭贫困和缺乏对眼科疾病的了解,一直没有得到治疗。乌嘎幼时父母离异,母亲离家出走音讯全无,父亲重组家庭并常年在外务工,她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看不见”导致乌嘎缺乏安全感,除了上学很少出门,在学校里只凭耳朵跟着老师和同学发声,8岁不认识一个字。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乌嘎寻医记”央视新春走基层的记者在大山深处遇见乌嘎,多方联系之后,爱尔眼科角膜移植专家李绍伟教授团队、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以及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向乌嘎伸出援助之手。年1月9日,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李绍伟教授为乌嘎制定了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第一阶段手术——右眼瞳孔成形术。术后,乌嘎右眼视力有了很大改善,可以看大字、辨别颜色、自己走路。经过一年的苦苦等待,小虹捐献的角膜十分适合,乌噶的左眼也可以做移植手术,上演现实版的“你是我的眼”。历经一个多小时
手术顺利完成!
李绍伟教授表示,此次手术效果远超预期,原本他在术前检查中发现乌嘎左眼情况复杂,虹膜、角膜等完全黏连在一起,还有可能患有白内障,同时做好了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准备。
手术中,李绍伟教授发现,乌嘎的晶状体并非完全是浑浊状态。李绍伟教授当机立断,选择手动将晶状体表面的机化膜剥开,最后发现乌嘎的晶状体确实是晶亮的,不需要再做晶状体替换。经过保留虹膜、再造瞳孔、晶体机化膜剥除等术式后,一枚清亮的眼角膜成功植入乌嘎左眼,整个手术过程比较顺利。乌嘎术后苏醒过来,身体状态良好“我国有多万角膜盲患者,但是每年的角膜移植手术仅有1万台左右。”李绍伟教授说,眼角膜供体极度缺乏,让很多人失去重获光明的机会,乌嘎已经算是非常幸运的孩子了。谈及乌嘎的后续康复问题,李绍伟教授表示,可以医院做复查和治疗,医院也会为她进行远程会诊,她不用再远赴千里之外的北京看病了。乌嘎的病情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