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先来讲一个案例。
去年冬天,一位老父亲联系到茗视光,称儿子参加征兵,急于通过近视手术矫正视力以通过体检。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医生发现患者患有严重的圆锥角膜,需要立即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得知无法进行近视手术后,担心儿子赶不上征兵体检,老父亲一再苦苦哀求,希望医生能先给儿子做了近视手术通过体检再说。
茗视光会诊中心徐主任接待了患者父子,耐心向他们解释圆锥角膜的危害,以及为何患有圆锥角膜无法进行近视手术。但心急如焚的老父亲哪里听得进劝,一个劲地恳求徐主任帮帮他的孩子,先做了近视手术去参军。急得徐主任几乎是喊了出来“眼睛都快保不住了,你还要做近视手术!"
后来,这对父子终于听从了徐主任的建议,通过角膜交联手术对孩子的圆锥角膜进行了治疗。虽然没能圆了从军报国的军旅梦,但孩子的角膜终于在医生的努力下保住了。
圆锥角膜听起来很陌生,但从茗视光大量的初诊数据中看,该病的发病率着实不低。圆锥角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控制,任由其发展的后果只能是进行角膜移植。鉴于国内角膜源奇缺的现状,圆锥角膜一经发现,务必要及早进行治疗,延误治疗的后果很有可能就是致盲。
圆锥角膜为什么被列为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绝对禁忌症?这个问题我们留给周跃华教授,请他来为这些不幸错过摘镜的患者详细解答一下。
知识卡
圆锥角膜,顾名思义,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圆锥角膜常常会造成患者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后期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急剧下降。
圆锥角膜的病因至今仍无定论,医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遗传因素所致,多数学者认为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圆锥角膜的有效检查方式是角膜地形图,但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较难诊断。早期圆锥角膜依靠眼部屈光状态变化的病史,结合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析后表面高度变化以及OCT角膜厚度和角膜上皮厚度,综合多项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早期圆锥角膜诊断。
由于圆锥角膜初期较难诊断,因而有人误认为近视手术是引起圆锥角膜的原因之一,其实受术者在接受近视手术之前就患有圆锥角膜未被发现,手术加速了圆锥角膜的发展,加上患者的不理解,致使近视手术背了致使圆锥角膜发病的这么一口”黑锅“。
圆锥角膜发病期较长,前期主要依靠配镜矫正,当发展为不规则散光时,应以RGP角膜接触镜进行控制,但RGP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情发展。发展至后期,圆锥角膜患者只能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角膜交联手术已经成为目前治疗控制圆锥角膜的主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以核黄素为光敏剂,用特殊波长的紫外线对角膜进行局部照射,刺激胶原纤维进行交联反应,改善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增加角膜的机械强度。有数据表明,术后角膜强度可增强%,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
北京茗视光眼科是国内较早开展角膜交联术的专业眼科机构之一,拥有Topolyzer角膜地形图检测仪、眼前节分析仪、KXLsystem圆锥角膜胶原交联仪等专业检查和手术设备,多年来为无数圆锥角膜患者成功实施了角膜交联术,帮助他们控制治疗圆锥角膜,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对于一些角膜厚度不够理想的近视手术患者,也可以同时搭配角膜交联术作为辅助方案,增强角膜强度,进一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您对类似圆锥角膜等疑难性屈光眼病存有疑问,欢迎后台留言或拨打电话--进行交流或咨询。推荐阅读
周跃华:新技术为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深度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媒体特稿
二次手术不是“亡羊补牢”之举专栏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