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教育集团灵山岛学校预防夏季传染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0-9-4 14:09:12   点击数:
  

灵山岛学校预防夏季传染病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当前已进入夏季,气温升高,人体机能和人体生存的周边环境产生诸多变化,各种细菌和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为保障学生健康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本着“健康第—,预防为主”的原则,我校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利用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勤开教室门窗,保持室内通风;积极开展体育活动等预防措施。为保证孩子的健康,愉快地度过夏季,现就夏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做以下介绍,希望您和孩子一起认真阅读,做好预防。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二、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水痘的防治:

1.佩戴口罩,包括患者和密切接触的健康人,都需要戴口罩。

2.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水疱液,如果不慎有接触,需要尽快洗手和消毒,家里有水痘患者,所使用的一些生活用品要注意使用流水冲洗、消毒,或者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病毒。

3.加强体育锻炼,饮食合理健康,增强抵抗力。

三、肠炎(细菌性痢疾)

痢疾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里急后重”,患者常“急不可待”要去排便,便后多“意犹未尽”。菌痢大多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脓血、黏液,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菌痢接触史。

肠炎的防治:

1.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2.食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

3.要消灭苍蝇。

4.不喝生水,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

5.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

6.发现腹医院、及时就医。

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急性结膜炎多为接触传染,传染性极强,可散发感染或流行于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环境,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性流行性眼病,又俗称“红眼病”。潜伏期为1-3天,急性发病,两眼同时或先后相隔1-2天发病。自觉流泪、异物感、灼热感。由于分泌物多,常使上下睫毛粘在一起,早晨起床睁眼困难。发病3-4天病情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轻,约两周便可痊愈,有的合并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角膜穿孔,严重影响视力。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

1.佩戴墨镜减少光线刺激,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游泳、理发、洗澡等,洗漱用品与家人分开使用。

2.勤洗手、洗脸,洗脸时先洗健侧再洗换侧,擦眼的毛巾等物品可煮沸10分钟,也可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做好眼部分泌物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疗必须及时、彻底,遵医嘱用药,以防复发,不适随诊。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患者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

手足口病的预防:

1.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2.尽量少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3.注意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提高机体抵抗力。

六、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9~14天,发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黏膜出现白色或灰白色斑点,即麻疹黏膜斑又称koplik斑、柯氏斑这是麻疹的典型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度以上,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5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少数人可患第二次麻疹,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普遍具有易感性,发病季节为每年的3-6月多见。

麻疹的防治: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患者治疗后5天。

2.增强免疫力,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或麻疹疫苗。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七、流行性腮腺炎

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为非化脓性,触之有弹性和疼痛感。患者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腮部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而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3.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4.一旦发现孩子疑似流行性腮腺炎,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5.儿童应按时完成疫苗预防接种。

6.尽量避免与其他病患者接触,易感者可以服用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八、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肠胃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诺如病毒变异速度快,每隔2-3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潜伏期:多在感染病毒12~48小时后发病,最短2小时,最长61小时。临床表现:诺如病毒临床症状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诺如病毒的防治:

1.饭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要用肥皂水、洗手液等清洁剂认真彻底洗手,防止病菌经手入口。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

3.吃剩饭菜要放在冰箱储存,不要吃未在冰箱储存或储存时间较长的食物,冰箱内短期存放食品,食用前要蒸煮热透;水产品烹饪时间要充足,不可生食。

4.尽可能不要在路边摊或卫生条件差的餐馆进餐,在外尽量少吃凉拌菜和肉类烧烤食物。

5.加工凉拌菜时要生熟分开,要用专用的熟食案板、刀具和专用盛放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6.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洁水多次冲洗,一些带叶、带根的蔬菜,要特别注意根部的清洗,葡萄、草莓等水果在冲洗的过程中,用手轻轻地洗刷表面。

7.一旦出现腹泻、呕吐,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身边有腹泻患者或家人腹泻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的消毒,尤其对患者粪便、呕吐物等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夏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讲卫生,多锻炼,拥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学校

年6月14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yshl/1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