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停戴1天,估计回弹20%,可以配一副1/3近视量的备用镜。
如果是停戴2~3天,估计回弹50~60%,可以配一副1/2近视量的备用镜。(如果家里有旧的更低度数的近视眼镜可以用于备用。)
如果是停戴4~5天,估计回弹80~90%,可以配一副3/4近视量的备用镜。
如果停戴6天以上已属于长期停戴了,估计回弹90%以上,可以使用原来的矫正眼镜(旧镜),或配一副略欠矫(欠0.25D)或足矫的备用镜。
一般完全回弹需要停戴三周以上,高度近视完全回弹需要停戴的时间更长。
验配和使用备用镜还要注意:尽量不过矫。即,看近不使用,仅看远使用;仅在需要时(看黑板)临时使用——最大化地避免可能出现的近视过矫。
对于一些近视度数较高的儿童,可能需要配多副备用镜。比如一个度近视的儿童,配一副-1.50D、一副-3.50D、和-5.00D的备用镜,分别在停戴后第1~2天和第4~5天和6天以后使用。
备用镜给散光处方更难确定。因为停戴后的散光量与镜片定位有关,偏位的在停戴后的短期内可能有不规则散光或斜轴散光,6~7天后会回到塑形前的散光状态。
所以我们一般不考虑在回弹过程中对备用镜给散光处方(没法/也不用精确地给散光),而用原屈光度的等效球镜度估计计算即可。
由于停戴塑形镜后,每天的近视度数都在变化,所以我们是无法做精确验配的,视光医生只能按孩子近视度数、角膜地形图特征,结合备用镜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场景,给一个粗略的处方方案。一定要和家长沟通清楚。上述只是大概的经验,实际操作中还会有很多个性化的调整。所以,怎么给戴角膜塑形镜的孩子配备用眼镜还真是一种模糊的艺术。小结儿童验配了角膜塑形镜,在持续戴镜的前提下,摘镜后日间可获得相对清晰、能满足日常生活学习的裸眼视力。高度近视者,可以部分塑形并且稳定后,日间再戴一副低度框架镜矫正残余的近视量。但如果停戴塑形镜,在屈光度回弹的这段时间(也许就一周时间),孩子上课看不清黑板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怎么验配“备用镜”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的,视光医生应该在配戴前与家长充分沟通。高度近视者停戴后屈光度波动更大,尤其要注意说明这个问题。有问题向我咨询?请使用新浪微博的“微博问答”在新浪微博查找“梅颖-眼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