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风华》“陈笑风专辑”12月10日开播
陈笑风的粤剧扮相。
陈笑风与红线女演出的《搜书院》剧照。
陈笑风与陈小茶演出的《孔雀东南飞》剧照。 大型电视系列片《优秀粤剧粤曲艺术大观》之“陈笑风专辑”于12月10日开始,在珠江频道《粤韵风华》栏目播出。每集除播出陈笑风的经典剧作外,还将约请不同的佳宾作客《粤韵风华》,与陈笑风一起谈天说地,使广大观众在欣赏陈笑风艺术风范的同时,了解陈笑风的成长进程、从艺经历等等。而在这些访谈节目中,了解到香港著名艺人郑少秋(秋官)竟是陈笑风唯一公然承认的徒弟。日前,在广东电视台采访了陈笑风,他表示收郑少秋为徒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不过这个徒弟真的不错,将粤曲的唱法融入到了流行歌曲,非常有效,虽然平时师徒没时间集会,但感情一直很好。
拜师成功,郑少秋连夜设宴宴请全团演员并按行规跪下斟茶拜师,陈笑风当时送了一只玉猴给秋官,寓意有玉一样的唱喉。
如今80高龄的陈笑风定居香港,主要从事慈善事业。在“风腔”风靡一时,陈笑风1986年退休以后去了美国,竟然从事了3年与演员白癜风专科医院毫无关系的证券工作,以后回到香港,虽然离开粤剧舞台20年,但每一年他都会组织一场演唱会,并坚持灌录唱片。
据介绍,“风腔”在行内有相当高的地位,而且拥趸很多,但却不似其他流派或腔派有多人学唱,缘由之一是“风腔”比较难学。对此陈笑风解释说,虽然自己的唱腔被称为“风腔”,但实际上是没有定腔的,不像马师曾等人那样有定腔。他进一步说,我的腔派主要体现在是发喉上,唱的时候能控制音,吐字咬字和形腔的时候有自己的习惯,而任何形腔都是从弱到强再到弱这样的唱法,所以显得比较难学一些。
一种流派或唱腔如果无人继承岂不很惋惜。对此,陈笑风说,每一种流派都是在吸收众人所长以后才会构成的,想学自己唱腔的人很多,但自己很少答应收徒弟。他说冯刚毅一直很想拜他为师,但考虑到他演和唱都是何非凡的门路,没有我陈笑风的影子,如果收他为徒人家会笑话的。
收徒谨慎的陈笑风公然承认的徒弟只有一个,居然是香港艺人郑少秋。谈起当年的拜师之事,陈笑风回想说:“那时刚改革开放,1979年广东粤剧团派一个剧团到香港做一次商演,所以我就跟罗品超、文觉非、林小群、林锦屏等人1起到香港演出。那时秋官和肥肥沈殿霞是代表香港无线电视台来采访我。访问的时候,肥肥说秋官很喜欢唱我的曲子,想拜我为师,但当时的情况我也掌控不了能否收这个徒弟。所以这件事后来就不了了之。”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p>
次年,陈笑风和红线女等带领广东粤剧团再次到香港演出,碰巧郑少秋和肥肥又来采访,旧事重提后一名领导说拜师没问题,可以增进内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就这样,郑少秋连夜设宴宴请全团演员并按行规跪下斟茶拜师,陈笑风当时送了一只玉猴给秋官,寓意有玉一样的唱喉。
秋官拜师以后,主要是跟陈笑风学唱曲,而陈笑风对这个徒弟也很满意,由于秋官很忙,所以师徒两人见面机会不多,但感情一直很好,陈笑风也会关心秋官拍的戏。从这以后,陈笑风就没有公然收过徒弟了,他说:“其实不一定要叫做师父才能和我学戏,我希望子弟能吸收众人所长,构成自己的风格才是进步。”
对粤剧的将来,陈笑风表示希望国家可以斟酌保存一个团,让有本事的人进入这个团,给他们高待遇、高荣誉,或许能保证这门艺术发展下去。
陈笑风虽然目前投身慈善事业,但他依然很关心粤剧的发展。他说前几年粤剧的市场很萎缩,尤其是刚改革开放那时,粤剧被流行歌曲冲击,真的很凄凉,不过现在情况仿佛好很多了,特别在乡下,老人也好、青年也好,都喜欢听粤曲,这类现象说明传统文化有回暖的迹象。
对当下粤剧新秀难成名,难受到戏迷的认可的情况,陈笑风则说:“其实对新秀来讲今天的环境其实好多了,那时我在某个凉茶铺听到1句唱腔,很欣赏,找了很久都没机会再听一次,但现在可以找某人的录音带反复听,有这么好的条件能否真正要求自己苦心学习,我看现在的演员还差了一点,我那个年代的演员比较专心一些。和那时的演员寻求艺术的心比起来,子弟要加一点劲。”
对粤剧的将来,陈笑风叹息道,现在的超女一夜之间就成名了,所以说这个世界不同了,粤剧将来会不会灭亡我也不知道,但国家可以斟酌保存一个团,真正有本事的人材能进入这个团,同时要给他们高待遇和高荣誉,这样或许能保证这门艺术长足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