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属于眼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又称为红眼。患者临床特征为畏光流泪、眼部疼痛、眼红、视力下降、眼部分泌物增多以及眼睑痉挛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临床治疗该病时多选择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利福平以及林可霉素等滴眼液。本文中选取98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种滴眼液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98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
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1~2滴/次,3~5次/d,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治疗时间为2周。患者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现不良反应。
1.2.2观察组
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方法与用药剂量同对照组,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患者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其有无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时间为2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角膜浸润性疼痛、结膜充血水肿、畏光流泪)改善时间。
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结膜充血基本消失,角膜溃疡消失,未发现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2)有效:结膜充血明显改善,角膜溃疡基本恢复,分泌物明显减少;3)无效:临床症状及病情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角膜浸润性疼痛、结膜充血水肿、畏光流泪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细菌性角膜炎有一定传染性,该病致病菌主要是金葡菌、肺炎双球菌等,其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疾病,具有发病快以及临床症状明显等特点,因此易于诊断,但患者被诊断为该病时,若未及时接受有关治疗,可能导致角膜出现坏死和穿孔。
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人工合成类抗菌药物,能抑制细菌DNA螺旋酶,且对细菌DNA的功能表达与正常形态能起到影响和干预,以发挥其抗菌效果,该类药物不易出现耐药现象,已被广泛应用于抗感染治疗中。左氧氟沙星属于氧氟沙星左旋体,抗菌谱更广泛,抗菌作用更强,且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两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浸润性疼痛、结膜充血水肿、畏光流泪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指出,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病情越重,其用药时间就越长,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通常情况下治疗角膜炎的时间为7~24d,若患者合并较难控制的前房积脓、溃疡以及手术感染等,应考虑增加用药次数或联合其他滴眼液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
对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实施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疗效更好,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脸部白癜风能根治吗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