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5岁男孩圆锥角膜穿孔近失明,医生巧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0-6-9 20:20:17   点击数: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15岁的小东,出生在云南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小村庄。15岁之前,他按部就班的上学、帮忙家务活、照顾弟弟妹妹们。可谁知,三月底,当疫情正在慢慢好转,一切逐渐回归常态时,一场意外却毫无征兆的发生了。

眼痛折磨近一月,父子共赴昆明求医

“爸爸,我眼睛好痛!”小东揉着眼睛对父亲倾诉道。懂事的小东本以为眼痛只是暂时的,忍一忍就会过去了,可右眼却持续开始胀痛,接着视力也开始下降。无奈之下,小东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父亲。

听到小东的话,小东爸爸赶紧向小东询问详细情况,并医院进行诊治。接受治疗后的小东爸爸松了口气,可谁知,小东的眼痛并没有停止,眼睛的不适症状仍一直伴随着小东,这让小东和小东爸焦灼了起来。

小东爸爸的朋友们也得知了此事,便建议小东爸可以带医院去看看。于是小东爸马不停蹄的带着小医院,找到了角膜移植专家姚勇主任。

小东告诉姚主任,右眼胀痛差不多有一个月了。姚主任仔细查看了小东的右眼,发现右眼角膜混浊,视力非常不好。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后,小东的检查结果显示:右眼视力仅有光感,右眼突发急性圆锥角膜穿孔。

小东的右眼已经在失明的边缘,必须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了。可现在哪里找得到角膜呢?若还不治疗,极有可能失明,若角膜移植,又无角膜提供。危急之中,经验丰富的姚主任发现小东的情况可以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术。

板层角膜移植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只更换产生病变部位角膜组织的显微手术,尽量保留患者仍具功能的部分角膜,只移植取代受损组织。

板层角膜移植中的弹力膜和内皮细胞是属于患者自己的,因此不会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并且手术后的感染的概率和程度较小,姚主任介绍到。

和小东爸爸交流之后,同时充分考虑到小东的具体情况,姚主任决定次日即为小东实施板层角膜移植及角膜修复术,防止再次发病,随后可能还需进行右眼角膜交联术。

从仅有的光感到视力0.1,生活日渐回归正轨

手术室内的术床上,是安静躺着的小东,以及冷静操着手术刀的姚主任;手术室外的座椅上,是沉默着的小东爸,和一直亮着的“手术中”。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一个半小时后,小东被推着出来了。“手术很成功。”姚主任对小东爸爸说道。术后,小东的右眼水肿已经逐渐消除,视力也在逐步恢复中,小东非常开心,小东爸爸心里的石头也终于放下。

五月中旬,为了防止病情复发,小东和父亲医院,找到姚主任,让其为小东实施右眼角膜胶原交联。后期小东复查时,视力也从光感恢复到了0.1。

小东爸说道:“没想到能恢复视力,真的太谢谢姚主任了!”小东爸爸十分感谢姚勇主任,连连赞叹姚主任的高超技术,同时也医院医护人员的贴心护理。

经受一个多月的煎熬后,小东的生活也将慢慢回到正轨。

锥形角膜早期可用角膜交联术进行控制

角膜是眼睛最外层的结构,跟晶体一样负责眼睛屈光和聚焦,如果角膜发生病变,就有可能令视力模糊不清。角膜虽单薄,但也分为五层,中间(即第三层)的角膜基质层占整个角膜厚度约九成,是角膜五层结构中最为坚韧的结构。

而锥形角膜的病变就发生在这一层结构,角膜上皮细胞分泌异常的物质令基质层变得脆弱,中央组织逐渐变薄,导致角膜由外围向内收缩、下塌,形成向外凸岀的圆锥形状,可以导致眼睛近视或散光度数变化,若未能及时发现,将可能导致角膜水肿、穿孔,严重时可能会使得视力受损。

在这里,姚勇主任提醒到,锥形角膜病是一种非炎症性的角膜异常病变,锥形角膜患者最初出现病征时,就像患近视或散光一样,虽然视力变得模糊,但可以通过眼镜来矫正,度数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较快,但很少会有眼红或眼睛不适等病征。

随着病情进展,慢慢会引起角膜变尖的部分发生水肿甚至穿孔,令视力突然下降及疼痛,即使经治疗之后水肿消退,亦可能导致角膜结痂,永久影响视力。

姚主任继续介绍道:“圆锥角膜有遗传特点。在早期不易发现,可能漏诊和误诊;进展期病情逐渐加重,但进展速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几年即可发展为晚期,有的则可能进展缓慢。一般患者发病年龄越小,进展速度越快。”

目前锥形角膜并没有药物可以有效治疗,过去圆锥角膜治疗只能选择佩戴眼镜,等终末期时角膜移植,现在可以采取角膜胶原交联手术等方法,在视力严重受损前早期干预,减慢病情恶化。

值得一提的是,角膜胶原交联术也可治疗屈光手术后角膜后膨隆,可联合屈光手术同时进行,从而降低患上角膜疾病的概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获取姚勇医生坐诊信息

—END—

医学指导:姚勇

监制:陈小琼

主编:蒋小芳

撰文:赵海岚

集团自媒体中心出品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在线咨询、预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zyzz/10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