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海侵入我国人眼的寄生虫及其危害二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19-2-12 13:54:21   点击数:
  

绦虫类

绦虫种类繁多,山口佐中(Yamagti,)将绦虫纲分为两个亚纲,13个目。在人体寄生的仅有假叶目和圆叶目,约30余种,其中重要的有7个科,11个属,约近20种。绦虫成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肠道,幼虫多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组织器官内,其中极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绦虫病。能侵入我国人眼的绦虫已有记载的有如下几种:

1.链状带绦虫

链状带绦虫头节/TeresaZgoda(资料图片)

侵入人眼的为链状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囊虫)。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引起链状带绦虫病。幼虫正常寄生猪的组织器官,也可侵入人眼及其他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猪和人的链状带绦虫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皮肌型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和脑囊尾蚴病几种类型。

重要宿主:终宿主:人。中间宿主:正常为猪、野猪等,人偶然感染。人既可作为其终宿主,又可为其中间宿主。侵入眼内阶段:囊尾蚴。侵入眼的途径:链状带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约经9~10周发育成为囊尾蚴。病原形态:猪囊尾蚴为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囊液。成熟的虫体大小(8~10)mm×5mm,形似石榴籽状。囊内含有一个头节,结构同成虫。

对眼的损害:我国眼囊尾蚴病的发病率占囊尾蚴病总数的2%以下。猪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寄生在眼球深部,如玻璃体内(占眼囊虫病的50%~60%),视网膜下(占28%~45%)。此外,还可寄生在结膜下、眼前房、眼眶内、眼睑及眼肌等处。虫体的机械性刺激、虫体长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以及由其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等,均可对眼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如眶内囊尾蚴病,主要表现为复视、眼球突出、球后胀痛、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等。虫体在存活期间对眼的损害较轻,但虫体死亡后常引起强烈的病理反应,可导致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严重时引起玻璃体混浊、化脓性全眼球炎、视网膜剥离等,或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萎缩而至失明。

流行情况:绦虫病、囊虫病的传播有相互关联性,故在流行病学上,两种病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报告,个别省、区呈局限的地方性流行。凡链状带绦虫病发病率高的地区,猪和人的囊尾蚴病感染率也相应增高。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各地报告不一,综合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体囊虫病的发病率约在0.14%~0.32%之间。

2.细粒棘球绦虫

侵入人眼为细粒棘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包虫)。细粒棘绦虫隶属带科、棘球亚科、棘球属。该属虫种的形态变异较大,过去报道了16个种和13个亚种,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有4个种。我国仅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2种,本文仅介绍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狼、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引起动物的细粒棘球绦虫病;幼虫正常寄生在食草类动物的组织器官,也可侵入人眼和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动物和人的细粒棘球蚴病。

重要宿主:终宿主:狗、狼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羊、牛、骆驼等食草类动物及人。侵入眼内阶段:棘球蚴。侵入眼的途径: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内发育为棘球蚴。病原形态:棘球蚴为类球形囊状体,大小因寄生的时间长短、宿主的不同、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异,直径可由不足1mm至数十厘米不等。囊体表面光滑,乳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整个虫体由囊壁、囊液和由胚层向内生长的有形成分等组成。

对眼的损害:由于棘球蚴的生长极其缓慢,许多患者幼年时感染、成年后发病,潜伏期在1~30年不等。棘球蚴几乎可侵入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内寄生,引起各种类型的棘球蚴病。其中以肝包虫病、肺包虫病的发病率最高,两者占发病总人数的90%以上,而眼及其它部位的棘球蚴病较为少见。在眼部寄生的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眼眶,也可寄生于眼睑、结膜、玻璃体、眼前房等处。虫体长大产生的占位性病变、局部压迫、以及代谢物作用,引起眼的器质性、功能性损伤。当虫体长到一定大时,能充满整个眼眶,导致眼球突出、偏位、眼睛变形、复视、胀痛等,其症状似肿瘤。严重时导致眼球突出而继发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穿孔,当压迫视神经可产生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失明等。

流行情况: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多见于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的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两藏和内蒙等地;其次是山西、陕西、河北和四川西部,其他地区均有散在发生的病例,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的存在。据各地的普查资料显示,棘球蚴病在绵羊中的感染率在3.3%~90%之间。人群中的感染率为0.64%~4.5%之间。人群中最易感染者为少年儿童,如新疆例病中,15岁以下儿童者占32.1%。

3.多头多头绦虫

侵入眼内的为多头绦虫属种类的幼虫(多头蚴)。多头绦虫隶属多头属。该属种类很多,且在种的分类上不太明确,其中绝大多数寄生于动物,能寄生于人体的有4种,以多头多头绦虫最为重要。该属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狼、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引起动物的多头绦虫病;幼虫-多头蚴,正常寄生在食草类动物的组织器官,偶可侵入人脑部、眼和皮下组织中寄生,引起动物和人多头蚴病。

重要宿主:终宿主:主要为犬、狼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为山羊、绵羊等食草类动物,人可作为其中间宿主。侵入眼内阶段:多头蚴。侵入眼的途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内,经2~3月发育为多头蚴。病原形态:多头蚴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可随寄生部位而异,一般直径为3.5cm左右,外层为囊壁,为较厚半透明的膜状结构,膜内的生发层向内长出许多头节,可多达数百个。囊内充满囊液。对眼的损害:从Templeton()总结50例多头蚴病人的资料分析看出:多头蚴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是眼和皮下组织。多头蚴寄生于眼内,引起眼多头病。虫体多寄生于眼结膜下,或粘附于巩膜、玻璃体等处。由于虫体长大产生的占位性病变、压迫作用和由其直接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纤维化、免疫病理反应等,患者可随病情的发展,出现眼部肿胀、疼痛、视力减退等。

流行情况: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羊和犬两类动物中流行。人的感染极少,全世界共纪录50余例,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和美洲。我国仅发现有动物感染,主要分布在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尚未见人感染的报道。在流行区羊的多头蚴病很多,虫体主要侵害羊的中枢伸进系统,病羊的突出表现是原地打转,俗称“转头风”。既有动物的感染,估计也应有人的感染,仅尚未发现而已,应予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zyzz/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