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张慧教授治疗性绷带镜最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19-7-11 8:46:02   点击数:
  

张慧教授——治疗性绷带镜最强使用攻略

编者按:

治疗性绷带镜,也称为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是指覆盖角膜,保护眼表,非屈光矫正的一类治疗用途的角膜接触镜。适用于术后眼表保护及多种眼表疾病,加强对治疗性绷带镜规范化使用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来自昆明医院的张慧教授,从治疗性绷带镜的特性、治疗原理、适应症及禁忌症、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治疗性绷带镜的相关知识。

1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特性

可以连续过夜佩戴,满足连续过夜佩戴需要镜片的单位厚度透氧率大于87*10-9,目前市面上使用较多的产品,比如厚度为0.09mm,透氧率为*10-9,厚度0.07mm,透氧率为*10-9,是普遍受到医生欢迎在不同适应症上使用的镜片类型。

镜片表面需要有特殊的表面处理技术,例如perform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减少蛋白及脂质等沉淀物,减少继发的感染风险。

药物承载的特点,可以使药物吸收于镜片,再释放于眼表,可以使药物在眼表停留的时间比较久。

2

治疗性角膜接触镜的治疗原理

隔离眼睑与角膜,保护受损害的或正在愈合的上皮;

减少上皮层与前基质层的脱离以及对眼表刺激。

缓解疼痛:

镜片覆盖了角膜病变而致裸露的神经,阻隔了眼睑对角膜的摩擦,缓解疼痛。

药物缓释:

利用PerformaTM表面处理技术,增加滴眼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

3

治疗性绷带镜的适应症

手术类的如翼状胬肉术后,角膜移植术后,羊膜移植及羊膜遮盖术后,白内障及玻璃体切除术。

角膜及眼表疾病类:

持续性上皮缺损、角膜上皮糜烂

上皮反复剥脱与角膜表面不规则

丝状角膜炎

Thygeson表层点状角膜病变

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板层裂伤伴上皮缺损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眼睑闭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

倒睫

角膜微穿孔与后弹力层膨出

眼睑创伤缝线刺激

重度干眼等

4

治疗性绷带镜的禁忌症

1.未控制的各种化脓性角膜溃疡(细菌性、真菌性、棘阿米巴感染)

2.睑裂闭合障碍

3.严重眼球震颤

4.严重葡萄球菌性睑缘炎

5.泪囊泪小管活动性炎症

6.活动性出血病灶

7.戴镜后严重过敏反应

5

治疗性绷带的佩戴方法

Part.1

患者眼部情况检查及沟通

1.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表面麻醉剂;

2.确认眼部没有残留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剂,若残留,应冲洗干净;

3.确认患者佩戴眼别;

4.充分患者沟通,以取得较好的患者配合。

Part.2

核对镜片信息

1.镜片是否为标准的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2.镜片是否在有效期内;

3.取出镜片时,分辨镜片正反面:镜片是正面时,夹持镜片时会呈现贝壳现象。或者核对各品牌镜片正反面标记。

Part.3

暴露角膜

患者可以取坐立位或者平躺位时,使用无菌棉签分离上下睑,或者佩戴手套,食指及拇指分离上下睑,暴露角膜。部分患者可以使用开睑器。

Part.4

佩戴镜片

无齿镊或纤维持针器夹持镜片边缘,嘱患者向下方注视,轻轻将镜片平铺,轻轻松开上下眼睑或取下开睑器,嘱患者闭眼休息数秒,询问患者感受。

Part.5

裂隙灯下查看镜片佩适情况

检查镜片是否位于角膜正中,是否平铺,是否皱褶等。

Part.6

取出镜片

患者可取坐位或平躺位,或在裂隙灯下取镜,无齿镊或显微持针器轻轻夹持镜片边缘,取出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眼表的修复情况。

6

治疗性绷带镜佩戴时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治疗性绷带镜佩戴时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1.荧光素钠染色禁止使用

2.油性滴眼剂禁用

3.眼膏以及混悬液谨慎使用

7

治疗性绷带镜治疗周期选择:

镜片常规可佩戴3周,1-2周更换,患者每周复查。若使用血清或凝胶类制剂,应1周更换;镜片佩戴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摘下镜片后立即抛弃,禁止冲洗后重复使用,镜片的摘镜和取镜必须要医生完成。

注:原文转自







































长白癜风该怎么办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zyzz/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