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医院的门诊医生接诊了一位来自注沟的患者。这位60多岁的大爷姓薛,前些天感觉眼睛疼痛难忍,医院检查。接诊医生为他检查后倒吸一口冷气,这位患者竟是角膜穿孔,需要做角膜移植,如不及时手术治疗有失明甚至是眼球萎缩的危险。他将检查结果告诉患方后,患者家属当即提出手术要求。医生有些为难地告诉他们:这个手术叫做角膜移植术,难度非常大,角膜捐献者也很少,医院目前没有角膜。
对于医生的告知,患方露出渴望的眼神,茫然而无助。接诊医生只好把情况向马刚医生做了汇报。马刚医生经过权衡后向患方表示:这台手术我们接下了,有困难我们想办法,请你们放心。
手术难度这么大,虽然医生表态了,但患者家属还是有一些疑虑,手术是否能成功?
马刚医生开始筹备手术。这种角膜穿孔的局部角膜移植难度极高,需要由经验丰富医术高超的专家主刀。他第一时间想到了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角膜病学组副组长张少斌教授。但是目前疫情还未出现拐点,每次出行仍意味着风险,这让他闪过一丝犹豫。他怀着复杂的心情给张少斌教授打了“求助”电话,听完病人情况之后,电话那边毫不犹豫地答应:“我去做手术!”张少斌教授详细询问了患者的具体情况,反复查阅了患者的病历,初步为患者制定出治疗方案。
角膜是一大难关,马刚医生联系了潍坊市红十字眼库。眼库工作人员在了解患者眼疾和焦急等待的情况后,尽管角膜很紧缺,仍表示会尽力协调。终于,第三天,潍坊市红十字眼库电话通知我们角膜已经到了。
2月24日,术前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疫情当前,为避免新冠状病毒感染,张少斌教授没有乘高铁,而是冒雨自己驾车百余里从潍坊过来。到达后,他第一时间看完患者,敲定最终手术方案后直奔手术室。外面雨水淋漓,室内手术紧张而缓缓地进行。一点点的角膜移植进了病人的眼睛,小心翼翼的角膜缝合......历时1个多小时,在张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医生相互协同,患者的角膜终于移植成功!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都长舒一口气,这是一场光明保卫战的胜利,也是一次医者仁心的体现。
术前眼部照片术后眼部照片张教授换下手术衣已是傍晚,雨依然在下,为了疫情防控,他谢绝了晚餐,驾车离开了高密。特殊时期,他冒雨而来,不惧风险,不言疲惫,为了捍卫患者的光明而不计自身安危,这是他对大医精诚这一境界最好的诠释与践行!正是像他这样的眼科医生才构成了我们的眼科医疗团队,让当地百姓无需奔波外地,也能享受到高水平专业眼科医疗。
最后,感谢这位不知名的角膜捐献者。
疫情期间,按需就医。
医院专家共享专家平台
24小时预约
-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