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革命性的角膜移植新疗法

文章来源:角膜穿孔   发布时间:2020-10-19 17:00:26   点击数:
  供体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失明的主要手段,但严重的全球角膜供体短缺需要开发其他治疗方案。目前感染或炎症引起的角膜穿孔常用氰基丙烯酸胶密封,然而,其产生的细胞毒性常常令患者难以耐受,最终仍需要行角膜移植。由蒙特利尔大学附属Maisonneuve-Rosemont医院研究中心的梅·格里菲斯教授联合领导的一项跨国研究项目,研发了一种新的角膜移植物——LiQD角膜,为角膜移植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这个跨国项目的结果6月30日发表在ScienceAdvances。“这对许多由于世界范围内角膜供体严重短缺而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个好消息。”格里菲斯说。LiQD角膜是一种替代传统角膜移植的密封剂。它是一种用于角膜再生的无细胞液体水凝胶基质,由短的胶原样肽与聚乙二醇结合,并与纤维蛋白原混合以促进角膜组织缺损内的粘附。为期28天的兔角膜穿孔研究表明,在37℃以上的温度条件下,LiQD角膜表现为可注射的液体,在体温下条件下,无毒交联剂DMTMM在5分钟内可引发LiQD角膜凝胶化,最终角膜穿孔完全原位封闭。LiQD角膜凝胶化不再需要光激活,这可以避免强光导致的角膜内皮损伤,并减轻对光过度敏感的角膜穿孔患者的痛苦。人类角膜穿孔新西兰兔角膜穿孔

Day0:角膜穿孔注射LiQD角膜术后。Day2:术后第2天,术中放置在角膜下的气泡突出,表明穿孔完全密封。Day28:术后28天,角膜穿孔愈合。

研究人员还做了为期12个月的活体猪研究,发现LiQD角膜允许角膜上皮、基质和神经再生。OCT结果表明,虽然这种材料在应用后没有直接达到理想的完全光滑的表面,但角膜厚度和曲率恢复到与同基因移植物和未操作对照相匹配的角膜厚度和曲率。D再生神经(箭头)存在于LiQD角膜内的基底下上皮,彼此平行,形态上类似于未手术角膜F中的神经,E同基因移植物的神经不太明显。M-O细胞角蛋白12(红色)是角膜上皮细胞完全分化的标志,均存在于LiQD角膜组与对照组。LiQD角膜不激活树突状细胞,不像传统的角膜移植带来可以触发免疫反应的异基因细胞,从而降低了与异种材料相关的免疫排斥风险。不仅如此,这种合成胶原类似物比人类重组胶原蛋白便宜得多,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实用性,减少了医疗费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者共同创造了这种潜在的革命性治疗。格里菲思说:“视觉是一种能让我们欣赏周围世界的感觉。让患者保留这一宝贵的资产是激励我们作为研究人员的动力。”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wkqm.com/yshl/11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