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今年4月26日,市二院眼科医生黄晓柯赴贵州省黔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眼科医疗帮扶。他把入黔三个月来的难忘经历写成了工作手记,这些手记充满真情,读来让人颇受启发。
年4月26日,肩负着光荣的帮扶使命和各级领导的嘱托,我暂时告别亲朋好友,怀着忐忑的心情和“脱贫攻坚”必胜的信心,随宁波—贵州黔西南扶贫工作队,来到贵州省黔医院眼科,进行为期一年的眼科医疗帮扶工作。
赴黔之前,我从多个渠道做了一些“功课”:望谟县位于贵州黔西南最南端,与广西、云南接壤,气候潮湿闷热,人口31万左右,以布依族、苗族、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81%。当地群山连绵起伏,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使得望谟当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和资源匮乏,是国家级贫困县。
一入望谟,自小在沿海城市生长的我,就被其美丽独特的景色深深吸引,这是和我的家乡全然不同的风土人情——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有山地,有丘陵,有河谷盆地,目及之处,绿植郁郁葱葱,扑面而来的是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有布依族特色的吊脚楼、五色糯米饭和当地的好茶;这里的群众淳朴、勤劳、好客,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这些全新的事物让我忘却了离开家乡、离开家人、离开同事好友的忧虑和孤寂,怀着期待和激情,准备在一个陌生又新鲜的环境下开启帮扶之旅。
在克服生活上、心理上的各种困难后,我快速医院眼科医疗帮扶工作之中。帮扶期间,我接触了形形色色的眼疾患者,尤以角膜溃疡、眼葡萄膜炎、泪道阻塞导致的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等病症患者最为多见。例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角膜溃疡,该病发展迅速,致盲率高,2—3天就可使患者角膜穿孔、失明。在我们余姚地区,随着眼科诊疗水平和生活卫生条件的提高已经很少碰到,而在望谟地区,仅仅短短的两月,我就碰到了4例这样的角膜溃疡。经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些患者眼部不适时都会请当地人用未经消毒的金属针挑除“眼黑”(角膜)的疑似异物,直到几天后眼部疼医院就诊,而往往来就诊时角膜溃疡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还有因当地湿度大的气候环境,眼葡萄膜炎的发病率也高于平原地区,这也是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这些眼疾对患者造成的“忧虑”数不胜数,进学校、入乡村、坐门诊,我也尽自己所学为他们排忧解难。
工作三个月来,每天都有不同的医患故事发生在自己身边。有一次,我碰到了这样一位患者,他的年龄不算特别大,可由于“两眼泪道阻塞”,流泪症状竟已困扰了他10余年,虽曾医院诊治,但未见好转。接诊该患者后,我对他进行了“两眼泪道探通术”。次日复诊,患者两眼泪道冲洗通畅,流泪症状消失。我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诊疗经历,我与他的交集也就仅此而已,但患者接下来的举动让我的责任感和压力成倍飙升。“医生,谢谢你看好了我的眼睛!”患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扑通”一声,他竟对我下跪叩谢。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的神经,让我深切体会到望谟的眼疾患者是多么渴望眼科诊疗水平的提高,眼科医疗帮扶工作更是任重道远。
由于生活贫困、观念落后、交通不便等各种因素,医院很难留住人才,眼科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缺乏,这使得县域内眼科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水平非常落后,从而导致望谟地区眼疾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即使想要治疗也不得不驱车3—4医院医院寻求医治,非常不便;其次,因当地患者医从性差、生活拮据、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等因素,有的患者不重视,有的患者因经济等多种原因放弃眼疾的治疗,进而造成眼部的不可逆损害,就此与光明擦肩而过。
因此,针对医院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眼科帮扶工作计划:医院领导眼科独立成科,专业有专攻,分离出五官科;二是通过带教形式,帮扶、培养专业的眼科医疗人才,让他们熟练掌握眼科常规器械、眼科检查仪器应用和操作;三是通过科内的业务学习、现场交流、指导带教、病例讨论等方式提高医院眼科医护的诊疗业务水平;四是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地为当地眼科打好基础;五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两地眼科医疗联络、交流;六是加强当地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宣教工作,防范重于治疗。
最后,感谢两地各级领导及科室同事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使我“忘忧”,让望谟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扎实工作,尽我所能,用我的眼科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望谟眼科的发展添砖加瓦!尽我的专业能力让更多的望谟眼疾患者“忘忧”!
有些人尽己所能把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黄晓柯就是这样的人!!!
微互动(yydermyy)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