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爱化妆
手机不离手、爱吃甜食
熬夜、贪恋空调房
眼睛经常干涩、疼痛
畏光、迎风流泪
这是生活方式的扭曲?
还是眼健康的沦丧?
。。呵。。呵。。
这极有可能是
你患上了
NEWS???8岁的小男孩明明(化名)老爱时不时眨眼、挤眼,老师和家长都以为是孩子调皮爱做鬼脸,为此,老师批评教育过他,爸爸妈妈呵斥过他。但明明眨眼、挤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加频繁。
日前,感觉到不太对劲的妈妈,医院就诊,经过眼表综合分析仪和泪膜分析等系列无创检查,结果诊断为干眼症。
医生叮嘱明明妈妈,尽量减少孩子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早晚注意适当眼部热敷,养成良好的眨眼习惯,减少不必要的滴眼液使用。仅仅两三天,明明的症状就减轻了不少。
目前我国3.6亿人患干眼症
10个门诊患者里有3个“中招”
-
武汉医院眼表及角膜专科副主任医师吴尚操表示,门诊患者中,10个里面有3个是因眼干就诊。
对此,解放军第医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邹健也表示,干眼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逐年上升,我国干眼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多,并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5%-33.7%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1%~30%,也就是说每三四个人当中就可能有一个人患有干眼症。目前我国干眼患者达3.6亿人。
“干眼为慢性病,治疗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配合医生共同努力才行。”医院综合眼病科主任沈蕾说。
吴尚操说,除了环境污染因素外,现代生活中,不少年轻人甚至青少年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用眼习惯,也会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及成分异常,发生干眼症。
—
预防干眼症,重在改变“用眼习惯”
人类每天的自然眨眼次数是次,平均每8秒钟眨眼一次,人们眨眼时泪液随之均匀分布在眼球的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泪膜,起到营养、湿润和保护我们的角膜和结膜组织,视物更清晰。而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等视频终端看,自然眨眼频率下降,泪液过度蒸发。因此,避免眼睛干涩的最好方法是适时眨眼,适当休息。
—
除了患病率高到惊人,干眼症的危害也比我们想象得多。首先是患者视觉逐渐模糊,眼部有干燥感,常做有意识的眨眼。若治疗失当或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角膜继发性感染、溃疡等。
干眼症轻者影响工作与生活时的用眼,严重者可导致眼表尤其是角膜组织干燥、融解、穿孔甚至失明。
看不到的“凶手”更可怕
螨虫也会引发眼“干”症状
-
视频来源:爱尔眼科年3月在《健康时报》上刊发的一篇文章《一周皮屑量养活三百万螨虫》中指出,人类每周蜕落的皮屑大约28克,相当于一包薯片重量,却可以养活床上的万只螨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螨虫多达以百万为计数单位,散布在床垫、沙发等处。还有毛巾、皮肤、宠物毛发等等,都是螨虫的滋生地。
最为可怕的是,螨虫还可能侵袭你的眼睛,它们钻入睫毛根部,用大量尸体和代谢物堵塞睑板腺管,影响睑板腺正常的分泌功能,造成眼球的“油水不平衡”。使泪膜锁水效果下降,引发眼“干”症状。
螨虫型干眼通常很难治疗,主要是因为螨虫易滋生、难祛除,需要具备长期医治的耐心。甚至有的患者还为此放弃了许多爱好习惯,例如化妆、养宠、甜食等等,因为它们都很容易吸引螨虫在眼部驻留。
干眼有哪些症状?
又有哪些因素会让你干眼呢?
???
看来
预防干眼症
首先要切忌目不转睛
如果感到眼睛干涩
你就眨眨眼
一二
扫/码/加/入
“健康生活交流群”
·
分享健康生活方式
get健康知识
记者
唐智峰通讯员
裴霓裳
封面制图
马晶晶视频剪辑
刘派
文案编辑
胡慧视觉表情
胡肖
出品
长江健康传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